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人物

刘恒

未来对手或是人工智能

  看着自己的讲座主题《优秀剧本创作与成功编剧的养成》,66岁的刘恒打趣说:“这个题目,猛看有点像猕猴桃销售手册啊!但今天,大家爱问什么,我都会尽量真诚作答。”引得台下笑声一片。

  很多圈外人也许不太了解刘恒,但作为编剧界的前辈,创作过《菊豆》《秋菊打官司》《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少年天子》《金陵十三钗》《集结号》的刘恒是很多编剧的偶像。《鸡毛飞上天》《在远方》的编剧申捷就说过,刘恒是自己最喜爱的编剧。难怪,来听他讲座的大咖云集,《战狼》《战狼2》的编剧刘毅、《分手大师》《银河补习班》的编剧俞白眉、《滚蛋吧!肿瘤君》编剧袁媛……都特意赶到杭州富阳区的富春山馆,聆听刘大师的“指点”。

  他的大师班“干货”很多,对于青年导演、青年编剧和想入行的年轻人,给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首先是关于创作的,刘恒给出了写出好剧本的秘诀:“怎么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有人吭哧吭哧写一辈子也写不出来,但也有人可能一纸成名。有一个规律是必然的,那就是认真的、精心的阅读,这是写出好剧本的第一步。阅读是写作之母,谁都不是生而知之的。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固步自封,‘雷达’要不断升级,勤奋的人才能获得最宝贵的信息。”

  接下去是关于心态的,刘恒结合自己的经验谈到,编剧的工作就是“苦行僧”。“有的人成功是机缘巧合,有的人是善于利用资源,但我觉得真正起作用,是你的奋斗精神,能忍受孤独和寂寞。我写作时,就喜欢把自己锁在屋里,高度自我反省,实时判断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的不足。而实时鞭策自己的人,才能坚持走到文学的终点。”他回忆道,自己当年创作《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时候,是把自己关在六楼一间没空调、没电梯的小房子里,“写到高兴时大笑,写到悲伤时流泪。”

  刘恒真挚地分享道:“对影视行业有追求的人,希望大家有一颗谦卑的心。这个社会,不可能是完全公平。有的人获得多,有的人少一些,非常正常。不要嫉恨聚光灯下的人,那些是别人应得的,而当你站在了聚光灯下,一定要想着站在阴影里的人。每一个导演的成功,背后都有别人的努力。”

  最后,是关于编剧的未来。刘恒提到,美国视频网站“网飞”依靠数据收集,根据观众的喜好来创作剧本,“我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编剧别太高看自己,未来的对手可能是人工智能。”

  现场有不少青年编剧和刘恒聊起创作中的困惑无力,甚至是自卑感和挫折感。刘恒在鼓励与赞赏的同时,还不时给青年电影人泼起冷水。他甚至有些残酷地说,道路永远是崎岖的。不要奢望有人把你推向成功的道路。遇到挫折孤身奋战时,依旧要给自己一个肯定,咬牙坚持,奋力一搏,“我的信念是,失败又怎样?你依然可以从头再来。”


浙江日报 人物 00011 刘恒 2019-11-18 20078030 2 2019年11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