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民泰银行:打造小微金融“根据地”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民泰银行:打造小微金融“根据地”

  罗亚妮

  民泰银行是一家专门从事小微金融服务的专营银行,从创立之初,就明确客户服务的“三大目标”:让合适的客户都能借到钱、让客户能更方便地借到钱、让客户能更便宜地借到钱。

  成立31年以来,民泰银行不忘初心,在人民银行、银保监局的指导下,始终致力于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并逐步摸索出了小微金融服务的“民泰模式”,为台州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立足小微

  践行服务“三大目标”

  “这次多亏了民泰银行,及时帮助我们补足资金缺口,让我们能按计划采购果树、嫁接果苗。”4月28日,温岭市美美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邦云收到了民泰银行发放的200万元贷款,喜不自禁。

  今年,该企业计划新种果树4800株、新培育嫁接树苗25000株,需要一大笔资金。与此同时,配套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日常果树化肥给养、人工维护等费用的支出,也让企业难以为继。一筹莫展之际,民泰银行温岭支行行长亲自带队上门,为企业详细测算资金缺口,并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形式,帮助企业申请贷款,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民泰银行的“上门服务”并非偶然。围绕着小微金融服务的“三大目标”,民泰银行进村入企、深入一线,积极了解客户生产经营情况、金融服务需求及困难,及时为困难企业送上服务。

  “我们这类小微专营银行存在的真正价值,在于满足那些需要用钱办正事,但又很难获得常规金融支持的客户。” 民泰银行普惠金融总部副总裁王新连介绍,为了让合适的客户都能借到钱,民泰银行始终坚持比别人多跑一些、跑远一些、深入一些、灵活一些的策略,让那些“讲信用、有需求”的客户都能触及银行的营销端。

  在“三大目标”指导下,民泰银行逐步探索形成了“根据地”模式,并总结出“五个一”“九字诀”的特色做法。

  其中,“根据地模式”是“民泰模式”的精髓。其内容涵盖营销、风控、技术、人才、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按照重点开发“一个市场、一个商会、一个协会、一个园区、一个村社”的思路,积极应用移动工作平台,通过扫街、串户,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离行式金融服务。

  以村居开发为例,民泰银行的标准化模式为:将营业网点附近村居进行网格化划分后,再按客户容量配备客户经理;对区域内村居初步分类,确定准入等级;根据客户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产品和服务;积极推进营销活动,实现“进村入居”常态化;完成后续跟进与维护,实现从“找客户”向“造客户”转变。

  深耕“根据地”,潜心为小微。民泰银行始终坚持让数据和人员“沉”在一线,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成立至今,已累计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00多万笔,累计贡献税收超55亿元,赢得了“小企业之家”的美誉。

  坚守使命

  利企惠民实现共赢

  贷款户数24万户,50万元以下22万户,贷款户均29.22万元。看着这样一份成绩单,王新连感慨万千。

  自建行以来,民泰银行在服务小微的道路上不断创新,摸索前行,经历过风雨,也经历过阵痛。

  从2014年开始,民泰银行恪守初心,重新坚定了小微金融服务特色化定位,并针对“根据地”模式的成本高、效率低、服务范围受限等问题进行改进。

  首先是风险控制方面,民泰银行将“看品行、算实账、同商量”的传统“九字诀”与“大数据风控”融合,搭建出风控“人情网”,并以“数据网”辅助,从而实现更精准高效的风险控制,切切实实为小微企业主服务。

  其次,民泰银行突破物理网点制约,运用“金融+互联网”,全面推广客户服务移动工作平台,采用移动营销平台(PAD)、电子合同、人脸识别、集中作业、大数据反欺诈等信息技术,打通服务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例如,“移动营销平台”项目突破了空间限制,缩短了“等贷”时间,实现现场签订合同,现场发放贷款,贷款流程从1~3天缩短为30~50分钟。目前,民泰银行100万元以下贷款90%以上通过移动PAD申请办理。

  针对队伍建设业务能力人员素养的问题,民泰银行以大决心大投入加强人才培养。该行采取人才成长“四部曲”模式,即选择应届毕业生为主、进行学院化的集中培训、“二上二下”实践锻炼、全员线上培训,培养小微金融服务的专门人才。

  服务小微金融,核心是要解决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民泰银行迎难而上,通过降低运营成本、降低贷款周转成本等方式,切切实实为小微企业主服务。例如,创新推出“循环贷”,一次授信循环使用,自助办理即时放款,可以随借随还,降低客户的资金成本;设计“前小后大的气球贷”还款方式,将还款频率、金额的设置与客户资金回笼周期匹配。正是这些“量身定制”的产品,帮助解决后顾之忧,让企业轻装上阵。

  得益于民泰推出的无缝续贷业务,浙江融科电机有限公司在民泰银行办理一笔金额300万元的贷款用于归还银行贷款,并存量增加200万元用于购置生产设备,为企业渡过临时性难关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改进,小微金融服务“根据地”模式的升级版开始显现效果。截至2019年5月底,共建立了“根据地”信用村2000多个、商会和协会150多个、市场200多个、园区100多个;2015年至今,新发放的贷款中不良贷款率不足1%。31年的风雨兼程,如今民泰银行重装上阵,在小微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昂首前进。

  (图片由民泰银行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民泰银行:打造小微金融“根据地” 2019-11-11 浙江日报2019-11-1100004;浙江日报2019-11-1100007;浙江日报2019-11-1100005;浙江日报2019-11-1100010 2 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