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着力推进改革创新

临安:争创“最多跑一次”示范样板

  着力推进改革创新

  临安:争创“最多跑一次”示范样板

  王逸群 江 萍 程立新

  陆域面积3126.8平方千米,下辖5个街道、13个镇……从杭州出发,沿着杭瑞高速一路向西,便是杭州的西大门——临安。这里不仅有着全国首批生态市的美名,更是浙江省陆域面积最大的区——区政府到最远的岛石镇,100多公里,驾车需要近3个小时。

  地域越广阔,人们对“办事便民”的渴望就越强烈。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今年以来,临安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核心关键,刀刃向内,本着为民办实事的初心,通过不断压缩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增加百姓获得感。

  截至9月底,全区139项改革任务完成93项,完成率66.9%;9月底前必须完成的32项任务全部完成,另有61项任务提前完成。

  这条改革之路,临安“跑”得蹄疾步稳。

  办事集成提效能

  进一扇门,上一张网,办千件事

  从临安城区向东行至科技大道,一座高楼前人流往来不绝。“十一”长假刚过,坐落于此的杭州临安区行政服务中心新大楼正式启用。前来办理公积金业务的锦城街道市民陈惠英在办完业务后,又在一旁的窗口缴纳了水费,“办事窗口放在一起,太方便了。”

  这座新的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将原先的行政服务中心、社保医保大厅、公积金大厅等全部集中到了一起。同时,新大楼还整合了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和公证等公共服务。

  “行政服务中心好比是一座桥梁,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服务环境与设施优劣与否,将影响到群众对政府的看法。”临安区委改革办负责人说,如今集成“一门”办理,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部门从26个增加到54个,窗口从76个增加到178个,审批服务事项从931项增加到1528项。同时,“一窗受理”也在镇街行政服务中心全面推行,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千件事”。

  临安区地域广、山区多、老百姓曾反映办事不便,如何也能让山区的百姓享受“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

  临安改革的理念,不断向基层延伸,推进“就近办”“智能办”。

  早前,临安区便建立了304个行政村(社区)便民服务点,提供劳动保障、计划生育、代开税票、民政残联、综合服务等108项便民事项服务,全力推进“简化办、网上办、就近办、移动办”。

  今年,“一窗受理”在镇街行政服务中心全面推行,134个事项全区通办。同时,在全区布置60台综合自助服务机,228个事项可就近办理。这些综合自助服务机,分别安装在基础功能好、群众居住密集的村庄。“以前办事办证,都要去镇里的行政服务中心或区行政服务中心,有时候难免交通不方便。”太湖源镇指南村村民胡强指着村里的“最多跑一次”综合自助机说,现在只要带上一张身份证和手机,在家门口就能办理或预约好相关业务,只需要几分钟,大大节约了时间。通过微信公众号“临安办事”,还可以查询综合自助机的点位以及可办理的事项目录。

  据了解,24小时不打烊的自助服务机,实现了228个事项“就近办”;依托镇级行政服务中心和村便民服务中心,可以办理个人社保证明、住房情况(无房证明)、车辆违法查询处理等日常事项,推动“村代办”向“村受理、一窗办”转变;并由服务中心“单点办”向“全镇办、一网办”转变,努力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

  从“一次办”到“零次跑”

  “最多跑一次”改革再提速

  群众事,无小事。新生儿出生、适龄儿童入学、市民办理不动产登记等,每一件都是老百姓心头的“大事”。

  今年6月,临安推出公民个人和企业“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改革。新生儿出生、学生入学、群众二手房不动产证和水电气联动过户、企业不动产交易登记、企业开办等,通通可以只办一次。

  比如新生儿出生办理相关证件,过去至少需要跑5个部门。如今,新生儿父母只需在产科医院的“五证联办”窗口,就可以一次性办理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证、出生户口登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社保卡5本证件。另外,入学、企业开办等多个“一件事”也都通过流程再造、精简材料等实现“一窗办理”。

  在改革工作推进过程中,各部门相互配合,破解部门间壁垒,大大提高了公民个人和企业“一件事”的办理效率,真正实现从“一事跑多窗”到“一窗办多事”的转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临安更是“跑”出了“临安模式”。

  今年5月,临安的房屋网签备案“零次跑”管理系统开始试运行:只要在签订房屋购买合同时备齐相关资料,交给开发商,网签备案、办按揭、交税、办双证即可一次性搞定,不必来回跑窗口。二手房交易网签备案也实现了窗口“零次跑”。

  目前,临安全区2041个服务事项网办率、掌办率、“零次跑”实现率达到100%、99.2%、100%。

  从“跑一次”到“报一次”

  基层办事负担再减轻

  临安东西狭长,距离远,乡镇到部门办事客观上不够方便。再加上镇街到部门办事依然存在多次跑、多头跑、时间长、环节多、签字烦等制约行政效能的突出问题,基层呼声强烈。

  今年,临安率先推出镇街到部门“最多报一次”改革,将“最多跑一次”延伸到了机关内部。

  小变化的背后,体现着大改革。临安“最多跑一次”不断延伸,得益于技术的不断更新,办事事项和流程的不断缩减。近日,67岁的锦城街道居民高宏申请了残疾人证和临安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让他欣喜的是,不到一个月后他就收到了第一笔钱。“原本我们拿到申请材料后,需要带着纸质材料到区残联审核、区民政局审定,再把材料返还到区残联,区残联会同区财政局发放补助金,流程的时间长。”工作人员介绍,改革后,这两项补助的申请经过工作人员初审、公示,接下来申请、审核、审定流程均可以在管理平台上完成,效率大大提高。一般来说,当月申请,次月10日之前就能收到补助。

  截至目前,临安区共梳理出镇街到部门办事事项主项118项、子项174项、多部门联办“一件事”42项,编制形成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办事指南和流程图,加快推进网上办理“零上门”,切实减轻基层的负担。

  “今年来,部门间和镇街到部门‘最多报一次’改革以‘治权’为重中之重,通过全面再造权力运行流程、强化技术支撑,推动政府办事标准化、阳光化、法治化,确保权力运行全流程可追溯、可监督、可问责,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助推清廉临安建设。”临安区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这场刀刃向内的改革中,体现的是以人为本,蕴含的是观念革新,推动的是转型发展。临安争当实干者,挂好作战图,压实责任链,积极开展“开门抓改革”活动,以事项梳理、流程再造、数据共享、部门协同为抓手,跑出“最多跑一次”加速度,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正在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图片由临安区委改革办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临安:争创“最多跑一次”示范样板 2019-11-01 浙江日报2019-11-0100006;浙江日报2019-11-0100008;浙江日报2019-11-0100005;浙江日报2019-11-0100010 2 2019年11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