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人物

坚持绿色有机种植,看磐安果农——

郑焕平:水果摘下就能吃

  秋日艳阳下,猕猴桃挂在树枝间金光灿灿,丰收的喜悦在郑焕平的脸上漾开。

  这里是磐安县尖山镇金土地农业休闲观光园,郑焕平是眼前百亩连片设施大棚的主人。就在日前举办的“2019年浙江农业之最猕猴桃擂台赛”中,“金土地”选送的猕猴桃,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20.7%,夺得全省最甜猕猴桃桂冠。

  荣誉加身,郑焕平已经习以为常。自2011年创办“金土地”以来,他种植的葡萄、猕猴桃、香菇、茭白等,拿过全省多项大奖。“金土地”先后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三星企业”“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称号,是我省绿色农产品的一张“金名片”。

  郑焕平对绿色生态的痴迷,源自一个苹果。多年前,在北京一家购物中心里,他被一个产自日本的苹果吸引。这颗苹果看着很普通,价格却贵得惊人:80元/个。回到家乡磐安后,他一直在思考日本苹果能卖那么贵,本地的为什么就不行。

  说干就干,他在尖山镇三佰田畈流转了200亩土地,立志要种出好吃又绿色的精品水果。

  为了种出味美价高的葡萄,郑焕平花了不少心思——请省市水果种植专家到基地指导,自己买书潜心学习,还经常到外地考察。郑焕平根据当地山区气候特点,建成了梯田式温室大棚,温室大棚栽培的葡萄,采取促早或延迟栽培技术,错季销售增加了利润。

  “我们种植的葡萄,摘下后可以连皮一起吃。”郑焕平自豪地说,基地里不施农药,而是使用有机肥,每年消耗300吨有机肥。说话间,郑焕平拿出一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报告显示,“金土地”种植的葡萄数十项指标都明显优于相关标准,并通过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

  当郑焕平的葡萄获得浙江省精品蔬果展销会金奖后,他信心倍增,把眼光投向猕猴桃。引进种植前,郑焕平考察了各地猕猴桃的种植方式。“传统都是露天种植,抗灾能力弱、控湿控温控水效果差、用药量较多,我觉得必须引到设施大棚里。”郑焕平首开先河,将红心猕猴桃引入设施栽培。

  “磐安生态环境好,这片土地在海拔500多米的玉山台地,昼夜温差大。”郑焕平说,栽种的猕猴桃生长期长,糖分积累好,加上设施栽培可控性好、管理技术成熟,所以产出的猕猴桃甜度、营养都能走在全省前列。虽是第一次参加“农业之最”擂台赛,但他选送的猕猴桃却毫无悬念勇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冠军。

  生态循环农业是“金土地”的一个特色。想要葡萄来年长势更好,必须每年修剪一至两次葡萄枝条。每年修剪下来的10000多斤废弃枝条,该如何处理?郑焕平又开创了“菌果循环模式”的先河。修剪下水果枝条经过粉碎后,用于菌棒制作原料,菌棒生长过后的菌渣又可作有机肥。由此实现了生态循环,既节约肥料成本,又提升食用菌和水果品质。自从开展生态循环的种植模式后,每年能节省100多吨有机肥,为整个基地省下数万元的成本。

  在“金土地”,生态效益也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郑焕平算了一笔账,“金土地”种植的葡萄一斤至少卖到15元,基地共有40亩葡萄园,按每亩2000斤计算,仅葡萄一年销售额就超过120万元;红心猕猴桃大果重约0.3斤,一个能卖到8元,进入盛产期的20多亩猕猴桃产值约50万元。

  “我种的水果摘下来就能吃。”郑焕平相信,坚持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方向不会错,因为他们的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8 郑焕平:水果摘下就能吃 2019-09-23 11062209 2 2019年09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