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钱塘江

一席话,一辈子

  老同学聚会,大家因我发表文章多、获奖多,夸我事业有成。其实,我也曾有过一小段不堪回首、鲜为人知的经历。

  1968年6月底,我于东阳中学高中毕业以后,回老家东璜山村插队落户。由于我从小生活在城里,加上身体瘦弱、眼睛近视,于是,我这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一介书生,因不谙农事,常常受到旁人的奚落和嘲笑。我多么希望找个贴心人倾诉啊!我找到了班主任兼教语文的傅明夫老师。

  傅老师中文造诣深厚,不但课上得好,而且写得一手好诗词,更与学生打成一片。那篇代表我们高三甲班的《毕业临别致词》,是同学们推荐我执笔的。至今还清晰记得,在感谢班主任的那段话里有这样一句:“傅老师既像一位慈父,又像一位知心朋友、邻家大哥。”

  毕业后,我趁进城,去母校找傅老师。刚巧他没有课,客气地邀请我小坐。我把自己毕业后的种种际遇和苦恼,一一和盘托出。“守龙,你刚才讲的,我完全理解。”傅老师又莞尔一笑接着说:“人家说你‘呆’你就‘呆’了吗?其实,你很聪明,你写作不错,不妨在劳动之余多写写,多投投稿,一方面可以为家乡的宣传出出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希望以后能在报刊上常看到你的文章。”

  说到此,他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叮咛说:“失意莫失志,得意莫松志,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傅老师的这些话,字字如珠玑,句句是玉律,当下令我茅塞顿开。我很快从迷惘中走出来,撸起袖子,积极投入到劳动、工作和学习中去。1972年2月,原上卢公社党委鉴于县广播站播出了我写的几篇反映当地正能量的稿件,并对我的代课表示满意。于是我被选中做了小学民办教师。打那以后,我边教学边坚持业余写作。

  老实说,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文学创作,当初自己都是“门外汉”,一段时间后,也同样遇到了“退稿比用稿多”的“瓶颈”。现在想起来,如果当时自己也打退堂鼓的话,就不会有今天5000多篇稿子的问世、78篇文稿获奖的成绩了。跟我一起出道的通讯员,一个个先后销声匿迹,据说大多是经不起退稿的打击。其时,每每收到退稿信,我总会想起傅老师“失意莫失志”的话语,从中汲取力量,一方面坚定这样一个信念:“稿子用不用,只管往上涌;别人问我苦不苦,我说想想红军二万五”,来个笨鸟先飞,不让一天虚度;另一方面,能者为师,向行家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

  一来二去,当我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我已是一发不可收。所发稿的目标不仅仅是县、市级,也更多地瞄向省级和国家级。在东阳教育界一举创下了能在《人民日报》等10余家国家级媒体发表稿件的纪录。即使在2008年退休以后,我仍然没有搁下笔来。我深知,笔耕无止境,永远在路上。细细想来,这些实则皆源于恩师傅老师的教诲。

  前些年,我在报刊上拜读到他的几首诗词,颇有几分感慨。如今,在这样的节日里,我只想对老师说声:“谢谢您,傅老师,是您当初的那番话,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3 一席话,一辈子 2019-09-08 10955825 2 2019年09月0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