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万物同体,王阳明晚年的“越城明道”

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 陈来

  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龙场悟道”是阳明思想的起点,那么它的终点在哪儿呢?我认为是“越城明道”。相对于在龙场悟道和在江西讲道,晚年在我们越城明道不太为人知。阳明先生在江西的后期,在他自己到50岁这个年纪,明确提出了“致良知”这个思想。这是他思想体系的晚年结论。但那个时期所讲的“致良知”,还不是他最后完成的“致良知”体系全部。王阳明晚年“居越讲学”对致良知学说的发展包含两个新要素,一个是我们大家熟知的在天泉桥上的四句教言,尤其是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这是之前都没有讲过的;第二个就是特别强调了万物同体的思想,以及它所引起的一种变化,这是阳明先生晚年思想体系的完善。

  王阳明晚年有6年时间居住在越城,这是他思想最圆熟,精力最集中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他的讲学有一个特点,“先生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也就是这6年时间他单一讲一个事情,单一讲良知,专讲大学的万物主旨。来启发大家各求本性,各致良知。王阳明讲学的时候,是跟本心良知的学说加以结合。

  有两个材料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王阳明的思想。一是《拔本塞源论》,这是最早论万物一体的文献记载。里面写到:“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个思想在居越城以前是没有的。王阳明中年,也讲本心、心体,但没有明确解释两者的内涵,在《拔本塞源论》中,他运用万物一体的观念对心学思想作了新的阐发,这也导致了他思想体系的变化。从这时开始,他的思想明确了以万物同体为核心。二是他写给学生聂文蔚的一封信,强烈表达了“诚爱恻怛”之情。从这个时期开始,他的重点转移到了“恻隐之心”,这让王阳明的“良知”内涵有了显著的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呢?因为只有恻隐、恻怛之心才能直接关联到“亲民”和“万物同体”。恻隐之心在他晚年的良知观念里面,占有重要地位。

  “万物同体”的提出,改变了王阳明的良知学结构。这以前,他的“良知”是以“是非之心”来简单阐述的,这以后,他对“良知”的阐述是用万物一体的感受性来阐述的。万物一体思想产生后,王阳明对“良知”和“是非之心”的理解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王阳明从“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这种良知思想的转变,扩大了良知的公共性。“万物一体”思想突出表达了阳明学的价值观,即对生灵苦难的一种悲悯情怀,拯救苦难的人民已成为他内心的首要关切,这是他中年时期所未见的。在居越城之前,王阳明的指向始终在“内圣”一路,主要指向内在的道德修养和主体修养;而晚年出现的万物一体思想,更多地强调面向宇宙、面向社会,“致良知”变为内外合一之道。

  一个好的哲学家是自我和宇宙,自然整体融为一体。王阳明讲天地万物与人是一体,风雨云雷原是一体,我们可以加强学习阳明对主旨思想的理解,在越城时期,它的思想已经超过了单纯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关怀,自我和社会,阳明先生晚年强调是有重要意义的。首先它的思想体系从中年时代特别强调自我关怀走向了晚年的自我意识。走向了更高、更广的境界。还有更主要的方面,如果站在阳明晚期思想的高度,自我和宇宙为一体的境界毕竟还是个人的境界,而王阳明的“万物一体”,在关注自我宇宙统一的同时,更强调外在亲民的实践。

  从今天的角度我们认为重视知行合一的思想,万物一体的思想同样深远,近年来我国特别强调扶贫的重要性,这个扶贫的基础和根源就是来自于孟子的“爱民”的这种思想,来自万物一体对生命极大的关怀。所以,阳明先生的思想不仅仅关注主体,而与我们所讲的很多东西都能联系起来。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都可以和万物一体思想直接联系起来,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万物同体,王阳明晚年的“越城明道” 2019-05-20 浙江日报2019-05-2000017 2 2019年05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