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阳明心学的研究与主题并驾齐驱

中国文化院院长、阳明心学高峰论坛组委会主席 许嘉璐

  本届论坛的主议题是“中国智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中国智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在一起进行研讨和交流,颇具深意。构建命运共同体,是人类未来必须要到达的理想;既然是共同体,内部必然是和平的,遇事是要通过讨论、协商解决的。从现在社会走向全人类成为一家人的共同体的目标,无疑将是一个艰难、曲折、长期的过程。

  而中国,作为首先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理应为此贡献出自己的历史智慧和经验。中国的智慧是什么?概而言之,中国的智慧,既包含着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探索和冥思,也包含着并更加重视对主观世界的自省、开掘和升华。进而也就认识到了主观、客观,精神与物质之间相因相成,相克相随,密不可分又极其繁杂的关系。由此,中华民族形成了区别于有些文明的一种智慧,即大千世界人为本,而人则以心为本。中国文化从在伦理层面强调修、齐、治、平、知行合一,在人际关系上提倡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直到形而上层面主张“天人合一”“万物一体”“阴阳和合”“人理即天理”……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心”为本,而在阳明心学中,“心”就是“良知”。

  此届论坛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就是要进一步探讨怎样让越来越多的新时代国人真正意识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中,每个人的“心”都应该得到安顿,应该与时代特色相契相合,并且能做到“知行合一”,落实到自己一生的实践当中;如果能够进一步让人们知道阳明心学其源所自,则对增强中华文化的自信、自觉和自强,将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王阳明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尤其是在种种不符合全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事件层出不穷,和平与发展时时受阻甚至被破坏的当下,在越来越多的人厌恶霸权,期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际,包括阳明心学在内的中国智慧对于人类的价值不言而喻。要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王阳明其人,明白王阳明的学说及其与当代中国的关系,何其难哉!拿王阳明和同时代的意大利文化巨人达芬奇相比较,二人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不啻天壤之别。因此在新时代,我国的文化、学术日益繁荣之时,需要把阳明心学如何走出中国、走出亚洲、走向世界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课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阳明心学的研究与主题并驾齐驱 2019-05-20 浙江日报2019-05-2000011 2 2019年05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