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我省出台全国首个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岗位省级地方标准

为志愿服务立规矩

  成功举办大型赛会,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近年我省各地承办的大型赛会日益增多,志愿服务成为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G20杭州峰会志愿者“小青荷”、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志愿者“小梧桐”、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志愿者“德德”“清清”,无一不给中外访客留下深刻印象。

  经过一年多的修改完善,我省《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岗位规范》(下称《规范》)于3月22日正式实行。据介绍,这是全国首个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岗位省级地方标准。这一标准是如何诞生的?又将带来何种影响?为此,记者采访了《规范》起草参与者、志愿服务领域专家等。

  志愿岗位有了标准

  “志愿服务岗位的需求确认是大型赛会志愿服务中最大的难点。”作为《规范》的起草人之一,从事志愿服务工作18年的杭州师范大学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主任王倩告诉记者。

  为此,《规范》除总则以外,设置了注册制证、抵离迎送、礼宾接待、赛会现场、体育比赛、文艺活动、媒体宣传、交通出行、安全保卫、后勤保障10部分志愿服务内容。总则划定了志愿者服务管理部门工作内容、志愿者权利与义务及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纪律要求和行为规范等,其他10部分则从前期准备、中期服务、后期收尾及特殊情况处置等各环节出发,规范了各个志愿服务岗位的职责与服务要求。

  凝聚智慧八易其稿

  “《规范》的起草过程,凝聚了各方智慧。”参与《规范》标准化工作的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干部陈双斌告诉记者。2017年8月,省市场监管局收到了由共青团浙江省委、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志愿者协会、杭州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共同起草的《规范》草案,随后召开专家评审会,并通过全省11个设区市共青团组织向社会征集意见。八易其稿后,《规范》最终成型。

  起草过程中,起草人员吸纳了包括志愿者、高校、相关政府部门、各级共青团组织、民间组织、体育和文艺活动执行公司以及标准化专家等在内的多方意见,并总结国内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实践经验,收集相关志愿服务工作成果、标准及志愿服务岗位设置要求等,经多次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完成起草工作。

  打造软实力“金名片”

  如今,大型赛会已成为提升我省软实力的一张“金名片”,其中优质的志愿服务功不可没。G20杭州峰会之后,团中央在杭州设立中国青年志愿者赛会服务研究培训基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团队来杭州取经。2017年至2018年,共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澳门等地近千名志愿者管理人员来杭州考察学习。“《规范》推动了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岗位的规划化、通用化和系统化。向全国提供浙江经验,成为题中应有之义。”陈双斌说。

  更多的人,则因为大型赛会的志愿服务与之江大地结缘。“因为担任G20杭州峰会志愿者,我深入了解了杭州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感觉自己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员,我准备留在这里,实现人生理想。”即将毕业的杭州师范大学学生、河北小伙云仲伦说。因为被细致周到的服务打动,国际信息安全标准化组织负责人爱德华·汉姆普利与浙江工业大学的“小梧桐”李雯成了忘年交。3年来两人一直保持联系,去年还在杭州叙旧。“我真希望有机会能在杭州住上一段时间。”爱德华感慨。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为志愿服务立规矩 2019-03-30 9738194 2 2019年03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