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重构萧山印象·小城新事

文章导航

所前山水福地 宜居新城

  所

  前

  山水福地 宜居新城

  ◎单波 袁园 张留

  一片6万平方米的四季花海,在里士湖湖心岛绽放;环湖2.5公里游步道,串连了码头公园、滨水公园、亲水河埠、景观亭;错落有致的中式建筑,搭配亮灯工程,呈现白天“梦里水乡,可游可亲”,晚上“华灯倒影,美轮美奂”的独特韵味……

  如果你来到所前里士湖,这就是你眼前的美丽风景。

  里士湖是所前母亲湖,南北走向,全长2.5公里,平均水面宽度162米。曾经,由于民宅集聚,东面还有少量厂区,一眼望去,是脏乱差的景象。

  去年3月,里士湖沿湖及周边环境提升改造项目整治方案出炉。“里士湖区块整治以‘烟雨楼台、水墨江南’为主基调,改造中引入中式庭院生活理念,增加空间层次感,创造出宜人的环境。”该镇小城镇办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立面改造、滨水绿道、栈道建设、四季花海等一系列工程,里士湖区块刷新所前景观颜值,拉高了乡村休闲旅游档次,为“山水所前”再添独有地标。尤其是这片6万平方米的四季花海,盛开在湖心岛,成为所前颜值“高地”。

  里士湖之变打开城市化之门

  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所前镇变化的,不止是里士湖。

  2018年,所前着眼全域美丽,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主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治理,投资1.5亿元,全面开展“12636”整治工程,全力打造“山水所前、宜居新城”,撬动所前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全新的变化发展。

  对于所前来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经历了远到近、粗到细、大到小、乱到序、暗到明的过程,是一场彻底的环境革命,也是面貌重塑、蝶变新生。借势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众多民生项目落地,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品质全面提升。

  ——走在所前街头,运用VI视觉系统,处处体现所前山水、茶果元素,让城镇更有辨识度。简欧与中式风格建筑自然过渡,千年古镇和杭州南大门良好形象凸显,“融入主城区,打好山水牌”的时代印记充分体现。

  ——走进所前镇祥里王村,这里整合桥下空间资源,利用10余亩桥下空间,建设为集停车、运动、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成为全省桥下空间利用现场会参观点。

  ——老街成片拆除了多年来想拆而拆不了的42处危旧房,目前完成以杭派民居为标准的重建,努力打造萧山全区整治样板。

  ——萧山全区最大规模的生猪养殖场——康盛养殖公司被关停,在消除重大环境污染隐患的同时,为推进全域旅游腾出了宝贵空间。

  ——城南村833户农户征迁工作,4个月内一气呵成,目前农户房屋拆除全面完成,20幢3167套的安置房建设已经开始,所前城市化之门已经打开……

  打开产业转型升级快速通道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彻底改善了环境,也打开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快速通道。

  在所前,一条走廊带动全域旅游。通过来娘线轴线的整治梳理,沿线蓝海小镇、杨静坞省级森林公园、杜家杨梅山、沿山十八村茶果体验区等得以串点成线,催生了一条集旅游、休闲、三产服务为一体的环山乡村长廊,将成为游客在所前体验山水风貌,体悟乡风民俗的养心之路。

  在所前,一个区块集聚创新动能。里士湖环境的优化,让周边创新产业发展迎来新契机。目前,杭州里士湖科创园已获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孵化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里士湖西侧0.25平方公里的创新产业功能区建设,已通过用地规划调整,未来随着浙赣铁路抬升、亚太路东伸和市心路南伸,将和萧山“两带两廊”产业布局规划中的“两廊”(时代制造走廊、风情科创走廊)形成快速相连、无缝对接,通过引入时尚文创、智造、新材料、“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不断集聚创新动能。

  在所前,一批项目正在加快落地。受所前区位优势和环境提升吸引,前来洽谈项目的知名企业越来越多。目前,已成功签约航母级农业产业实体平台——杭州萧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将落户关停后的康盛养殖区块,预计正常经营后可实现年销售产值10亿元以上。


浙江日报 重构萧山印象·小城新事 00018 所前山水福地 宜居新城 2019-03-18 浙江日报2019-03-1800011;浙江日报2019-03-1800013;浙江日报2019-03-1800015;浙江日报2019-03-1800016;浙江日报2019-03-1800008 2 2019年03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