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财政厅厅长徐宇宁谈减税降费——
用紧日子换好日子
本报记者 陈文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就是减税降费,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意味着财政收入增长放缓,而更大力度的支出,又需要更多的财政资金保障。这个难题如何破解?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财政厅厅长徐宇宁。
问:您怎么看减税给财政带来的压力?
答:政府减税,意在放水养鱼,给企业减负,让企业轻装上阵,更好更快发展。对企业来讲,是重大的政策利好。对政府来说,大规模减税短期内确实给地方财政平衡带来不小的压力。但从长远看,这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有利于培育涵养税源财源,促进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
作为浙江省财政厅厅长,政府过紧日子,换取企业过好日子,我举双手赞成。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和制造业大省,一直靠实体经济吃饭,企业稳经济就稳,企业好浙江就好。减税降费,企业负担下来了,效益上去了,就可以安排更多的资金资源用于技改、研发等投入,提升盈利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发展得更好更快,最终会厚植税源、扩大税基,增强财政收入的后劲。用一句话说,通过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一举多得,企业和地方财政都是赢家,财政部门没有理由不支持减税政策。
问:财政讲收支平衡,收入端作了减法,支出端该如何做好加减法呢?
答:支出的加减法要体现积极财政加力提效的政策导向,体现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理财原则,体现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要求。
一方面,在重点支出上做加法。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使财政服务更加精准、更加聚焦、更加有力。比如,出台一揽子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继续实施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专项激励政策,每年安排18亿元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发展新动能。省财政给予市、县(市)政府地方部分增值税当年增收额5%的财政奖励,2017年至2018年共兑现18.34亿元,引导并鼓励各地加大对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投入。
另一方面,在一般性支出上做减法。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除刚性和重点项目支出外,一律按不低于5%压减,将节省下来的钱用在稳企业稳增长等重点支出上。
问:下一步的计划和打算是什么?
答: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具体内容,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举措,对财政部门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抓好落实。我们要抓紧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等中央文件正式出台后,第一时间出台我省的贯彻措施,第一时间发布并解读政策,确保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到政策红利。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政策的宣传和辅导,扩大政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企业既看得到,又享受得到,将减税降费等各项政策用足用好,有更多的获得感。另外,要对现有政策进行梳理,对已经实施的政策进行评估,绩效好的政策要延续、深化,绩效不好的,要及时退出,通过“一进一退”,全面提升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