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钱塘江

山里的味道

  过年主要是请客吃饭。吃饭主要是吃家乡味道。我家乡常山的味道,主要基调就是个辣。

  我以为:川之辣,在麻;鄂之辣,在干;赣之辣,在香;湘之辣,在烈;云贵之辣,在酸;东北之辣,在辛。而我大常山之辣,主要在鲜。

  我常山游子遍布全球,每当春节运动会哨子一响,一个个便急吼吼奔赴归乡之途,舟车劳顿,星夜兼程,仆仆风尘中遥望见那县城中央一幢巍巍沧桑的文峰塔,两行热泪便要忍不住夺眶而出,心中默念道——“常山炒粉干,我来了!兔头鸭头,我来了!麦香饼、肉烧饼、鸡蛋饼,我,回来了!”

  对于久别重逢的常山游子而言,辣就是归途,辣就是家门。什么炒粉干肉烧饼鸭头兔头,都辣你一脸,最好辣得涕泪俱下。这几乎是一种仪式。你少时出门,一碗贡面辣出两行热泪;中年归来,一个热烧饼依然叫你辣出一脑门汗——这是一次温暖的回望,一句方言的提醒。还有什么比这更亲切的?

  一桌年夜饭,不辣都不开席。不辣还是常山菜么?不吃辣还是常山人么?看看除夕这天的朋友圈,天南海北晒年夜饭。单说省内的,沿海甬台温的生鲜,萧绍平原的清淡,杭嘉湖的温文,而三衢大地的饮食,唯有用“热烈”二字形容,开化、常山,尤有山乡特色,红的红,绿的绿,煮的煮,炖的炖,厚钵载物,大碗盛肉,这是一个山乡人家的中国年。

  山乡有什么——竹林的笋、山上的菌菇、枝头的果实与园子里的菜,还有那溪里的鱼、满山飞奔的鸡鸭、自家养的猪,以及,那可遇不可求的野味,譬如野猪肉或野兔肉,很少的时候有麂子肉,但这些年大家生态意识强了,不会再随便捕猎野物。

  山人也要吃鱼,尤其是年夜饭,更作兴“年年有余”,桌上必有一道鱼。最好是鲤鱼。鲤鱼可以跳龙门。山里有溪,小鱼不稀罕,大鱼才难得。越少越珍贵,鱼就成了年夜饭的重头戏。以前地主家才有大鱼可吃,吃完大鱼,顺手把鱼尾巴贴在板壁上,如同奖状。

  至于鸡鸭,那是年夜饭及春节餐桌标配,必不可少。鸡是漫山跑的,鸭是溪里吃螺蛳长大的。各炖一炉。油腻腻的大猪蹄,炖一炉。油汪汪的红烧肉,再炖一炉。油豆腐、咸肉笋,再炖一炉。灶下,炖了这样一钵一钵的食物,炭火噼啪,浓香四溢,就像个过年的样子了。

  此外就是小炒。萝卜丝炒麂子肉,肉切得细碎,萝卜丝旺火一炒,哗哗哗三大勺干辣椒,下锅,一大把鲜辣椒,下锅,直看得人心惊胆战。麂子肉后来吃不到了,就换成牛肉来炒。常山人的做法,牛肉多是用萝卜丝炒,这样的一碗菜端上桌,管它屋外朔风劲吹、冰凌二尺,只要一箸入口,立马浑身冒汗。

  再炒几个小菜吧,譬如,腊肉炒冬笋、肉片炒蘑菇,辣椒都是重要配角。肉,自然是丰富的,自家杀了年猪,各种肉条挂满檐下,比如腊肉做几条,酱肉做几条,咸肉做几条,腌肉做几条,制法不同,风味也不同。还有猪大肠一副,猪头猪耳朵猪尾巴一副,凡此种种,变着花样炒出来,整个正月都有不少下酒菜。

  炖的鸡啊鸭啊猪蹄之类,老实说,并不十分受欢迎。于是一炖再炖,直到肉质变柴,直到硬硬邦邦,然而每有客人来,依然要隆重地整罐端出来,同时热情地请客人享用。客人只好委婉推辞。我小时候去外婆家拜年,外婆一定会把其中的大鸡腿夹出来,放进我的饭碗,为了避免我再夹回去,还要用鸡腿在饭碗中搅两下。看着沾满了饭粒已炖过很多次的大鸡腿,我百般无奈,一边纠结,一边勉力吃完。

  至于虾或蟹,那自然是没有的。山乡远海,我记得小时候吃过的海鲜,只有海带、带鱼这两样。海带是卷成一团,沾满了盐粒的干货,带鱼也是咸得非同寻常的咸货,这样远距离运输才不会变质。对了,小时候偶尔能吃到淡菜干。淡菜干煮芋艿是乡村酒席上一道常见的菜,大锅煮出来,真的是咸香飘荡,十分诱人。淡菜干,也是海里来的干货,那时便觉得,天下美食,非淡菜干莫属。大闸蟹或是虾,是很多年以后,才出现在我家的年夜饭宴席上。大约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父亲供电局发的年货里,有鱼虾蟹和墨鱼之类的,几乎摸索了好多次,才知道怎样做出好吃的味道来。

  然而终归,海鲜也要根据山乡人的口味进行改良化烹饪。蟹呢,时兴用年糕切片,放辣椒炒出来。虾呢,红烧,放葱姜蒜,再放辣椒。墨鱼这种东西,当然也要重油重盐,切成丝,爆炒,一大把辣椒,红红火火!

  管你东西南北风,我以不变应万变。常山人的饮食烹饪风格,就是辣椒以待。什么天下名厨、四方佳肴,到了常山人口中一尝,就说,还可以,不够辣,味道差了点。

  差点忘了,还有最传统的一道菜,八宝菜——干萝卜丝、芹菜、千张、笋、冬菜,还有别的,七七八八,一道炒起来,特别爽口解腻,也尤其适合清晨用来过粥。这道菜,在常山有多受欢迎?通常一炒就是一大罐子,约莫有七八斤吧,往往没两三天就吃完了。就这么一道最为普通的小菜——美食几乎都称不上,却几乎是家家户户春节期间必备良品。

  这一道八宝菜吧,时代再过七十年,估计常山人的餐桌上还是缺不了它。而且,没得说的,八宝菜,一定还要放点辣。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4 山里的味道 2019-02-24 浙江日报2019-02-2400008 2 2019年02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