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金华开发区上境古村打造特色廉政教育基地

清廉家风润百年 廉政文化代代传

  金华开发区上境古村打造特色廉政教育基地

  清廉家风润百年 廉政文化代代传

  薛文春 王 佳

  “仁义礼智信,家家起大厅。三十六个仁,三十六爿厅。”在金华开发区汤溪镇九峰山下的上境古村,这段童谣已经流传了500多年。说的是上境村始祖刘清,以严廉并举的家风家训浸润刘氏一族,后世子孙兴旺、名人辈出,生生不息的故事。

  而作为金华八县“祠堂两座半”中的一座,刘氏宗祠更是被誉为“汤溪第一大祠”。历经900年风雨洗礼,雄伟壮观,屹立不倒。它承载了刘氏始祖敦睦持重、崇学向善、严谨自律、秉节如竹的清廉家风,成为了后嗣子孙传承和汲取的宝贵财富。

  一门两御史

  清廉美名扬

  900年前,上境村刘氏始祖刘清带领着一支族人,自河南淮阳迁入兰溪枫林。见此地枫树茂盛,环境适宜居住,故取名“枫林里居”,也叫“枫林庄”。明成化八年,更名“上境村”,寓意“风水上乘之境”。900年后,上境已经繁衍成一个447户、1300多人的大村落。

  刘清自幼清慎明敏。宋仁宗庆历年间任监察御史,与一代名臣王拱辰、文彦博相互交好,世称“松竹梅岁寒三友”。刘清崇尚“清明廉政”的为官之道。为人严谨自律、敦睦持重。刘氏的家规家训尤其规整而严谨。他教导子孙要讲孝悌、明廉耻、尚礼仪、慎交友、讲诚信。

  350多年后,刘氏又出了一个监察御史——刘辰。他为人正直,忠贞爱国,清正廉明。

  在刘清和刘辰的率先垂范下,上境后来出现了数量众多的清官廉吏。如翰林院大学士的刘晋之、百姓立“去思碑”的进士刘介儒、太子太傅刘肇淦等。

  “一曰教孝悌以敦仁;一曰养廉耻以尚义;一曰辨尊卑内外以明礼;一曰择衍慎交以见智;一曰存诚点以葆信。”上境村形成了以“严谨自律,廉政为民”为核心的清廉家风家训,以及内容丰富的廉政文化氛围。

  刘氏宗祠始建于宋代,由刘介儒出资建造。念刘氏家族的清正廉明,皇帝特敕建了“五开间”。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宗祠门梁大气考究,祠堂气势恢宏,宏伟壮观,就像一颗在古村绽放绚烂光彩的明珠。

  走进气势恢宏的刘氏宗祠,正面大厅里挂着刘氏始祖刘清的画像。正厅后方建有刘氏始祖“廉政家风”展示厅,厅内墙上悬挂着刘氏家训。几十根石柱有序地排列着。据说,这样的古石柱原来有72根,现尚存44根,有一些是解放后修补的。

  抬头细看,考究的门梁,雕刻精致的斗拱、雀替等木构件,精美的砖雕,显得富丽堂皇。2004年11月,村两委成立了刘氏宗祠修复办公室。历经两年的细心整修,宗祠基本上恢复了原貌。并重新撰写了“但愿子孙代代贤,更佑后辈家家富”的对联悬挂于宗祠。

  仁义礼智信

  家家起大厅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全长400米左右的西圳巷曾经是一条下达金华、衢州的陆上交通要道。走在西圳巷的石子路上,沿路而建的小水渠中流着清澈的溪水,一直往里走,巷两旁的古建筑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尽是徽派建筑。

  听村中的老人刘森宝介绍,明朝时期,上境村过往的行人很多,在当时是条古驿道,巷两边客栈、茶馆、豆腐坊、商铺林立,曾经繁华一时。风风雨雨900年,这些老建筑记录着那一段珍贵的历史。

  “仁义礼智信,家家起大厅。三十六个仁,三十六爿厅。”除刘氏宗祠外,上境村至今还留存着20多座元、明、清古民居、古厅堂。如百顺堂、积庆堂、六吉堂、修吉堂、文昌阁、福庆庵、见山庙、崇礼堂和承启堂等。

  相传,承启堂为富字辈兄弟三人中的老大造,百顺堂为老二造,积庆堂为老三造。百顺堂最大的特色就是木头柱子,粗壮到一个人都抱不过来。每个大梁上都有整排的斗拱,古色古香。墙上的柱子和斗拱,全部用石头凿成。

  承启堂又叫砖厅,此堂构造巧妙,靠墙一侧的梁柱全部采用砖砌形式的伪梁柱,与百顺堂的形制相仿。堂名意寓“承前启后、光前裕后”。积庆堂,始建于明代。在1987年夏收时节,麦秆、油菜秆存放于堂内起火,这座厅堂大半被烧毁。

  除了古老的建筑,在村子里转转,你会发现一些以清廉贤德为名的水塘和土墩。有一口叫“清水塘”。水塘的南面面对宗祠大门,是一堵吉祥照壁,上面有个巨大的“福”字。龙飞凤舞,遒劲有力。“福”字倒映在水中,仿佛告诉人们,古村落里人们的幸福生活。

  上境村委会主任刘叶生说,这口塘只种莲藕,寓意清廉为本。自古至今,村里都安排专人负责保洁,清澈可鉴,不得有任何污染。还有一口水塘叫“读书塘”,因靠近刘氏家族的读书厅而得名。

  有趣的是,村子还有一个“秀才墩”,相传只要家族内有子弟金榜题名,都会到这里挑泥土。也有的说,村子里出过9个秀才,那土墩是他们读书的地方,也叫“九秀才墩”。为了保障本村考生的食宿,前辈们还会在金华府试士院附近设立自家的“考寓”。

  崇德重礼序

  清廉代代传

  2014年,村两委专门成立了村志修复办公室。由于村里的族谱散落遗失,90岁的刘炳泉和其他几位老人,几经周折从上境外迁出去的村里找到了幸存下来的《中山刘氏族谱》《兰溪中山童氏族谱(因故改姓)》。且与民国版《汤溪县志》关于上境的相关记载相吻合。

  耗时数年,刘炳泉等老人终于把“一门两廉吏”的廉政事迹和言论整理成册。老人临终前把刘叶生叫到床前,将沉甸甸的一摞书稿亲自交给了他。希望村子里能够将上境村刘氏始祖清廉美德传承下去,将书稿印刷成册广为流传。

  “创业维艰祖若父备受辛苦,守成不易子而孙切勿骄奢。”上境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一块这样的“古训”门牌。“严以修身,廉以立身”,是上境村刘氏的治家法宝,千百年来亘古不变,并深深地根植在上境人的内心深处。

  “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老实人,父辈一直教我要诚实自律,我也一直教导儿女要老实做人,干净做事。”上境村党支部书记刘爱和说,以前是口口相传,如今都上墙了,我们就是要让小辈们照着家风牌上做人做事。把我们刘氏一族的清廉家风传承一直延续下去。

  2016年年初,上境村启动了古村落一期修缮工程,对刘氏宗祠、三畏堂、崇礼堂等20多座(幢)进行修缮保护,投入修缮资金600万元。刘氏宗祠修缮完工时,村里请来剧团唱八天八夜大戏,并邀请十里八乡的亲友前来看戏,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兴奋。

  2017年重阳节,村两委在刘氏宗祠举行了“孝行天下”祭祖千人宴活动。邀请了村里老人以及宗亲欢聚一堂,共度佳节。全村1300多人其乐融融围坐在一起,光宴席就摆了113桌。一边话家常,一边欣赏精心准备的舞狮、太极拳表演。

  这几年,上境村积极挖掘、传承和利用这些清廉文化,把清官廉吏的廉政事迹、廉政言论,通过修复宗祠、编排剧目、拍摄专题片等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实现古为今用。研究倡廉历史人物,了解倡廉文化文献,考察倡廉的成败得失,助力全村廉政文化建设。

  “坚持本村古文化崇德重礼和现代遵纪守法相结合,发挥德治礼序、乡规民约教化作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聚民心民力、兴村风家风。”刘叶生说,村两委还将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廉政教育。

  目前,一个将上境古村打造成特色廉政教育基地的方案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金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汤溪镇党委书记朱华锋表示,充分挖掘上境“一门两御史”的独特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廉政教育资源,建设集廉政文化展示、反腐倡廉教育、红色旅游为一体的廉政教育基地,是汤溪推进“清廉金开”建设的重要抓手。基地将生动展现金西地域清廉文化的魅力,引导党员干部向善向上、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清廉家风润百年 廉政文化代代传 2018-12-11 浙江日报2018-12-1100004;浙江日报2018-12-1100006;浙江日报2018-12-1100003 2 2018年12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