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以推进“三化融合”为主要路径
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通讯员 黄左彦 本报记者 施翼
编者按: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后,全省各地纷纷响应,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热潮涌动,成效斐然。
本版遴选杭州、嘉兴、金华三个地市和余杭、乐清两个县(市、区)在创新发展数字经济领域的典型做法和经验,供各地学习借鉴,营造良好氛围,构筑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新篇章。
杭州以推进“三化融合”为主要路径
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通讯员 黄左彦 本报记者 施 翼
潮起之江,决胜未来。今年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持续深化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为主要路径,10月中旬,印发了《杭州市全面推进“三化融合”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目标,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全国数字经济理念和技术策源地、企业和人才集聚地、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地、产业数字化变革示范地、城市数字治理方案输出地。
新产业蓬勃发展
新科技风起云涌
杭州要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底气从何而来?2014年以来,杭州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平均增速22%,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50%;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近60%,为全国提供70%的云计算能力。今年前三季度,数字经济增加值2456亿元,限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410亿元,全市 29 家独角兽企业和 105 家准独角兽企业主中,数字经济领域相关的企业占比近70%。
同时,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城市大脑”入选四大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并发布2.0版,工信部智能网联车检测中心和仿真实验室落户杭州,阿里云发布了全球领先的新一代云计算操作系统,海康威视高端存储芯片加速产业化进程,建成开通全国规模最大的5G连片组网基站。
新平台活力涌动
新制造迭代升级
目前,杭州形成了以高新区(滨江)为主动力,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为两翼,特色小镇、众创空间为支撑的创新平台体系。梦想小镇、云栖小镇、基金小镇等引领全国特色小镇建设;数字经济集聚全市80%以上的创新创业企业;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西湖大学等创新大载体相继落地。今年以来,杭州已经举办数字经济展会活动20余场次,云栖大会、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等已成为行业风向标。
杭州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杭州深化“互联网+制造”取得显著成效,已率先走出了一条从“机器换人”到“工厂物联网”再到“企业上云”“ET工业大脑”驱动的智能制造之路。
杭州累计实施“机器换人”项目3300多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14项、工厂物联网试点730余项、企业上云8.08万家。“1+N”工业互联网体系初步形成。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亩均税收36.1万元,居全省第二位;亩均增加值148.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9.8万元/人·年,均居全省第一位。
与此同时,新模式日新月异。如今,杭州移动支付普及率、覆盖广度、服务深度等均居全国第一位,“盒马鲜生”“淘工厂”等创新模式引领全国;“网易严选”在国内首创ODM模式,以工匠精神带动全产业链的品质制造;迪安派登通过建设数字化工厂打造服装产业生态平台。
杭州吹响了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号角,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和思路在哪里?杭州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在着力打造‘五地’目标任务的同时,聚焦产业生态,打造国际一流的数字经济营商环境。”
杭州将围绕“一城五地”的发展目标,以我省打造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为契机,全力建设全省数字经济核心区,聚焦“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全面推进“三化融合”:坚持不懈抓数字产业化,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产业能级;集中攻坚抓产业数字化,全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全产业各领域的深入融合;全面系统抓城市数字化,以城市数据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为支撑,打造多元参与、成果普惠的数字治理“杭州模式”,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努力成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领跑者、示范者、带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