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电力之窗

安吉县提升乡村电气化

护航白茶产业 电靓美丽乡村

马匡洁 金 玮

  天气渐凉,寒冬将至,国网安吉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陆勤华却依然栉风沐雨,奔赴在溪龙乡黄杜村的田间地头。除了对电力设备以及线路进行检修,陆勤华还对安吉白茶生产企业的用电需求进行了摸底统计,确保冬季用电安全,更为来年的“春茶保供电”做好“战前准备”……

  抢修升级齐推进

  白茶产业电力有保障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安吉白茶采摘、出售的好时节。茶农“惜茶如命”,刚把白茶采摘下来,便马不停蹄地开始炒茶,丝毫不敢怠慢。2018年4月3日晚,安吉县溪龙乡白茶街的茶农们正在赶工炒茶。突然,“啪”的一声,原本灯火通明的白茶街瞬间漆黑一片。由于家家户户都在用电炒锅,街上的变压器过载烧毁。茶农们立即联系了黄杜村台机经理方思亮,请其上门维修。虽已是深夜11点,接到电话的方思亮依然火速赶到。两小时之后,白茶街恢复通电,变压器从250千伏换到了400千伏,紧张的用电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

  黄杜村自1999年开始大面积种植白茶, 白茶生产如火如荼,供电矛盾却日益突出。“生活用电都刚能满足,更别说茶农的生产用电了。”据陆勤华回忆,2002年,黄杜村全村只有8台变压器,400亩苗木基地仅有1个电表和1个供电箱,还要供100多户人家和100多个灌溉水泵。

  “白茶加工不可停滞,错峰炒茶也不现实,只能靠电力工人辛苦抢修。”黄杜村松树坑白茶场茶农陈庆云说,以前的电路故障非常频繁,但电力工人总能随叫随到,逐个插座仔细排查,实现快速修理。

  要切实减少电路故障,对农村配电进行优化升级显得尤为重要。随着黄杜村成为国家级白茶基地,该村高压线由原先的50平方毫米提升到了120平方毫米,120安的柱上开关升级到了1500安,全村电力台机布点增加到了31台,供电总容量可达9580千伏安。

  “电是致富的基础保障,白茶产业要发展,电力需先行。”黄杜村村委主任钟玉英感叹,村里白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与电力部门的大力支持与不懈付出密不可分。

  提炼经验再出发

  白茶帮扶电力亦相伴

  改革开放以来,安吉的乡村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乡村电气化一路经过了“用上电”“惠民电”“用好电”“美丽电”这四个提升阶段,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而安吉白茶产业电气化发展也正在渐渐摸索、提炼着一套科学的白茶产区生态配电网建设和供电服务模式标准。

  为建设黄杜村生态配电网示范区,国网安吉县供电公司将进一步优化黄杜村10千伏线路网架结构,在目前3条10千伏线路供电的基础上,再建1条10千伏线路,提高炒茶期间的供电能力,使得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达到一流水平。到2020年,黄杜村供电可靠性将达到99.991%,村民年均停电时间进一步减少至0.79小时以内,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4千伏安。针对白茶苗栽培基地,该县将按照网格化划分供电配变,低压线路供电全覆盖白茶苗栽培地,确保排灌有电用、电好用。

  除此之外,作为推行试点,黄杜村率先增加“白茶专用”配变布点,统筹开展低压改造,对茶农的居民生活和白茶炒制用电实施“物理隔离”,实现茶农“双电源”供电,有效提升茶农用电质量,降低炒茶对居民生活用电的影响。

  10月18日,载着“白叶一号”茶苗的运输车缓缓启动,带着白茶产业供电服务与经验,以确保安吉白茶在输送至贫困地区后仍能得到高质量的用电保障。

  国网安吉县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王立力表示,到2020年,安吉的白茶产区将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坚固耐用的现代化农村生态配电网,推进智能化升级,移动型服务到田间地头,满足白茶经济中长期发展要求;开展适应区域发展的白茶产业配套电网规划,形成可推广、可创新、可复制的示范项目。“我们将始终坚持安吉电力‘旗帜领航,电靓两山’特色品牌,为中国最美县域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充足电力保障。”王立力如是说。


浙江日报 电力之窗 00005 护航白茶产业 电靓美丽乡村 2018-11-25 浙江日报2018-11-2500007 2 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