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8版:专版

  周辞美

  敢为人先办“华翔”

  象山工业磨砺和打拼的风雨历程,如果要找一个行业作为剖析的标本,那么汽配行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要选择一家企业,则不妨选择华翔集团;而如果找一名企业家,华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辞美就是最好的代表。

  早在改革开放之前的1972年,周辞美和20多位村民创办了一个简陋的塑料加工厂,两年后因破坏“农业学大寨”被取缔。1979年,周辞美原来被取缔的小厂划归邮电局恢复生产,并邀请他回厂经营,他婉言谢绝了。1980年,邮电器材小厂濒临倒闭,这时周辞美却回来承包了该厂——“我就喜欢挑战,好的时候不一定回去,坏的时候倒愿意迎难而上”。

  周辞美历经艰难曲折,跑来了生产订单,打开了市场销路,产品涵盖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等塑料件。到后来政策调整时,邮电局要清理掉这个小工厂,于是,周辞美咬咬牙接下了工厂——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工厂。到了1988年,工厂产值奇迹般增长到一千万元,主要生产外文打字机和音频视频插件。

  但周辞美没有满足,反而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1989年,他得知一个汽车空调项目在上海开发,察觉到这是一个有前景的产品,数十次锲而不舍地寻访联系,终于打动了对方,获得了生产机会。他冒险投入大半家当开发汽车空调壳体塑料模具。“不冒风险,不去啃硬骨头,事业就难以做大”,周辞美说,“我们这是逼上梁山,人家不敢动的我们去动,人家不会做的我们去做,这样才有机会”。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国内首家汽车空调壳体在华翔试制成功。周辞美完成了创业史上最惊险一跳,跌跌撞撞地闯进了汽配行业的大门。从此,华翔搭上了汽车国产化进程的首班车,新的发展天地洞开,一步步从象山西周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林永法

  船老大的海洋情怀

  在象山人林永法的家里,一本本证书见证着这个渔民家庭的几十年变迁。林永法是象山有名的船老大,有着42年的“渔龄”,其中“老大”生涯30年。

  改革开放前夕的1977年,年仅26岁的他被破格任命为船老大。到了1983年,渔业大队参照当时的农业分田承包责任制,也搞起了“小包干”,广大渔民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当时自己辛苦一点,就可以多挣一点。”林永法说。1988年,他光荣地出席了宁波市农村优秀专业户代表会议。

  1989年,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广大渔民“造大船,闯大海”。当年,林永法即响应号召,与另外13名渔民合伙,投资近100万元造了一对马力250匹的船,成为当地第一批远赴外海开辟新渔场的渔民。那些年,林永法担任船老大的渔船产量在象山一直名列前茅,1994年,他被评为“宁波市十佳优胜老大”,1999年更是荣获“浙江省渔业名老大”称号。

  然而事业上的成功,并没有让林永法高兴多久。他说发现海里的鱼越来越少。“以前我们总以为大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近些年渔业资源的衰退已经警告我们,大海同样需要保护。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林永法感悟说。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0年8月,林永法联合其他20名船老大发出了保护海洋的倡议,并自发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以保护海洋为宗旨的“中国渔民蓝色海洋保护者志愿行动小组”。

  高举“护海”大旗,象山渔民发出的“蓝色保护志愿者行动”倡议,得到了国内外多方赞赏,加拿大、日本等国的渔民知道了中国有这样一个组织后,很多人慕名来到象山,欣然加入“蓝保”志愿者行列。

  在林永法的推动下,2003年9月,第五届中国开渔节上,中国渔民蓝色保护志愿者行动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我国有了第一个专事保护海洋的民间组织。

  “当我们的海洋恢复生机,当渔业资源恢复性增长时,我做的一切就是值得的。”林永法说。

  见证者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8 2018-11-15 浙江日报2018-11-1500010;浙江日报2018-11-1500006;浙江日报2018-11-1500015;浙江日报2018-11-1500012;浙江日报2018-11-1500004 2 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