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7版:专版

  陈刚满

  网上卖青蟹第一人

  陈刚满,籍贯浙江宁海,宁海海山丰水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先后被评为宁波十佳农产品经纪人、新经济新常态创新人才。

  5年前,很多人还不知道陈刚满这个人。那时候,他还是个普通的农产品经纪人,到处拉关系,托人情,推销水产品。

  5年后,很多人知道了陈刚满这个人。因为,他开拓出了农产品销售的新路径,成为第一个在网上卖青蟹的人,也是成功的那个人。

  说起网上卖青蟹这回事,陈刚满有很多话说,但说得最多的就是“物流”这两个字。“我从2010年开始尝试网上销售鲜活水产品。这之前,我查过很多淘宝网店铺,没人敢卖鲜活的水产品。为什么呀?因为物流条件不允许。”陈刚满说。

  陈刚满的网上销售之路,就从解决物流难题起步,而他最得意的动作就是开发出了“青蟹安居房”。这种为青蟹量身定做的精巧“安居房”,设计刚好容纳3.5~6.5两的一只青蟹,造型非常符合螃蟹的生理弯曲,能最大限度延长螃蟹存活时间,材料使用食用级PP制成,重量不超过20克。

  “最早,我把青蟹装在传统的竹篮里发送,但是不敢走远途,因为篮子不经摔。后来改用纸质包装箱,结果青蟹在运送过程中,要吐泡沫,就把纸箱融化了,送到人家手里,青蟹掉了一两只也不知道。”对此,陈刚满下定决心,投入了十多万元钱,开发出了青蟹安居房。

  青蟹安居房帮了陈刚满的大忙。前两年,顺丰快递考虑到鲜活水产品的运输难题,停止了此类产品的快递。陈刚满拿着自己的青蟹安居房,跑到顺丰总部,据理力争,现场演示青蟹安居房的牢固度。“一百斤的东西放上去,青蟹安居房安然无恙,他们看后,都不相信,拿去测试了好几回,最终不得不承认我的产品过硬,可以进入物流系统。”说起这件事,陈刚满很是自豪。现在,“一市”青蟹是唯一能和阳澄湖大闸蟹一起进入顺丰物流系统的鲜活水产品。现在他一年能卖30万只青蟹,他所在的农业合作社一年销售额达到8000万元,带动农户上千户。

  储吉旺

  创造世界搬运车传奇

  储吉旺,男,194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宁海,现任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全国优秀退伍军人,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5年,储吉旺辞去宁海县汽车客运站的工作,白手起家,东拼西凑借到了启动资金,又租了3亩地,搭起了几间简陋的工棚,“塑料九厂”就这样开张了。

  “塑料九厂”跟当时宁海许多乡镇企业一样,缺少高端设备,生产的塑料落水管档次低,再加上竞争激烈,产品销量不佳,企业处于困境。正当储吉旺犯愁时,一则新闻让他灵光一闪,他记得是这样写的:“中国市场有限,全世界的外贸市场很大。”受此启发,他决定扬长避短,转行搞机械,开发外贸产品。

  储吉旺连夜乘上了前往杭州的火车,跑到浙江省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寻求一些外贸业务。凭借价格优势,储吉旺拿到了一笔出口美国的拉紧器订单。这是企业的第一笔出口订单。

  从此,储吉旺确定了以机电产品为主的企业发展基调,一步一个脚印渐渐步入辉煌。1987年11月,“宁海县机械设备配件厂”正式成立,随后又更名为“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到了20世纪末,出口美国的叉车、堆高车、搬运车等机电产品已占该公司出口总量的70%以上,2007年销售额达到7亿元。

  可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如意遇到了它的“极寒”时期,海外订单减少了三分之二。储吉旺化压力为动力,当别的工厂在裁员节省开支时,他开展业务培训和水平考试;当别的公司纷纷放弃国外市场时,他通过分析历年国际博览会客户的采购习惯,设计出更符合客户审美、功能更完善的新式叉车。2009年6月,如意的订单开始回升,工人又恢复了经常加班的忙碌状态。

  32年风雨兼程,储吉旺创造了世界工业车辆制造业的传奇。从一个简陋的油毛毡工棚走出来,占领国际市场、搞好内外销,终让如意成为物流设备制造巨头。

  见证者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7 2018-11-15 浙江日报2018-11-1500015;浙江日报2018-11-1500006;浙江日报2018-11-1500012;浙江日报2018-11-1500010;浙江日报2018-11-1500005 2 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