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文化

探访“河海联运”黄金枢纽宁波三江口

大河向东是大海

  水,兼容并蓄。流淌千年的大运河,也当有博纳古今,融汇中外的肚量。

  宁波,生来向海。她要为古老的中华大河文明找一个出口。

  当姚江、奉化江合成甬江奔流向东,三江口,便成为中国大运河实现“河海联运”的黄金枢纽——在大运河的末端,它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名,把中国与世界相连。

  三江口借水为名,因港而兴。清晨沿江步行,江面辽阔江水平。这片繁华的城市中心,正准备醒来。

  下行江厦桥,在最贴近水面的地方,有一处船头状的观景台。一位晨钓的老人伫立“船头”,阳光穿过云层,洒在他沉静的脸上。

  这一刻,时间仿佛屏息。遥想一千多年前,同样的曙光,也照在过伫立甲板的远洋者身上。

  江边,宁波市文保所副所长江怀海与记者追溯起那“帆樯如林、舟楫如鲫”“海外杂国,贾舶交至”的时代:“唐长庆元年,明州(今宁波)州治从鄞江小溪迁至三江口,上可通京杭大运河,下可达茫茫东海,南宋时期还被朝廷钦定为全国三大对外贸易港之一。那时,宁波因三江口令运河其他城市难以望其项背。”

  太阳逐渐升起。我们不禁微微眯起双眼,让目光放得很远、看得更清。那是一片恢弘的景象——

  港埠上,恍惚间有商人、旅客、船夫、车夫、挑夫在熙熙攘攘,所有人都围着望不尽的千帆繁忙。有的船舱垒满越窑、长沙窑的青瓷,这一精绝的传统工艺即将成为中国最早输往海外的大宗商品,惊艳世界;有的堆满了浙茶、徽茶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叶,把中华茶文化之风吹向东亚、南亚,甚至非洲、欧洲;有的则负责运送中医、技术、农耕等各式书籍,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这些海上贸易都从烟波浩渺的三江口启航。

  午后,江岸已经热闹起来。白领们在写字楼中穿梭,商场客流开始变大,咖啡店有不少年轻人聚集着啜下午茶。

  不小心撞到一对小情侣,他们手上提着“上海三联书店·筑蹊生活”的购书袋。问起来才知道,原来这家去年被评为中国最美书店之一的“网红”书店,竟在附近一个叫做“1844艺术生活中心”的地方。那是一方时尚建筑与历史文化相互成就的商业区,坐落于清末所建甬江女子学校原址之上,西邻天一阁,北坐姚江风光。

  历史总是承上启下。繁华千年的三江口,早就模糊了古今的界限,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贯通。

  中西文化相碰撞的和谐,则是三江口为大运河添置的另一番别致景象。

  “京杭古运河向东扩展的五百里,延展了文化的想象空间。”陈茹是山东姑娘,在浙江学习生活十多年,算是半个宁波人。作为文艺女青年,她喜欢去“江北岸”参加书友会。“记得上次去是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和同好人述听故宫的故事。”

  当地人口中的“江北岸”,是中国最早的老外滩。和德坊、和泰坊、宏昌源……老宁波的传统商铺林立。细细观察,这些建筑向外看是传统的三合院型,里面却是砖混结构的西洋建筑。频繁的外贸交易,使得西方文化开始在秀水江南驻扎、生长。

  2005年,宁波老外滩完成改造。兼具中欧风情的古建筑已经被利用为旗袍工作室、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等办公小楼,以及餐饮美食、茶馆酒吧和特色小店对外开放。

  傍晚,黄昏从天边沉沉地压来。在习习江风中触摸每一块石砖,我们仍然大可领略彼时港埠的繁华与雄浑,也仍然不可忘怀它们背后的一段兴衰。

  陈茹还有一个身份,是宁波帮博物馆典藏研究部主任。在整理史料的过程中,她发现宁波外滩的54处文物建筑中至少有31处与宁波商帮有关。“建筑见证了宁波帮的辉煌,也暗藏了特殊历史下国人的坚韧和不屈。”

  老外滩兴旺的背后,是近代中外贸易地位的不平等。1844年,《南京条约》的墨迹未干,宁波正式对外开埠。

  特殊的时代,宁波民族工商业图强而兴。外滩对岸,已经改造为创意园的和丰纱厂、太丰面粉厂等旧址诉说着宁波帮追寻工业近现代化的伟大尝试。在最危急的时刻,宁波商人甚至不惜炸毁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船只以救国。在甬江入海口,就有一艘“宝顺轮”为封堵法国舰队入侵航道,装满石头自沉大海。

  直至和平年代,三江口上涌动的宁波帮的爱国心从未停歇。陈茹的手机中,保存着一份偶尔浏览到的游记。文章记录了一位网友去年在宁波帮博物馆“逐梦人——丹麦‘春卷大王’范岁久特别展”中收获的感动。

  这位因战乱滞留他乡的宁波人无法回国以实业报国,就把乡情寄托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之上——他在丹麦创办“大龙”公司,成为春卷大王,将传统中华饮食推向国际;事业有成之后,他创办基金会资助中国留学生,捐资浙江大学建立实验室;他的后人则向丹麦当地学校捐资推动该校的中文教学……

  听完故事,周围早已华灯初上。今天的三江口上已经鲜有船只来往,但大运河向海而行的气魄还在继续。

  数十公里之外的宁波舟山港续写了“国际大港”的新章。在那里,有40万吨级的超级巨轮,上面整齐码放着一排排集装箱,红色的装卸船机仿佛是张开的双臂,拥抱世界。

  深夜,回到酒店,撩开十五楼的窗帘向外眺望:跨江大桥上灯带、高耸楼宇的灯板、宛如游龙的车灯……白昼般明媚的黑夜中,是城市生机的涌动。若把视线再往海的方向延伸:无数光束,正沿甬江,向无垠的海平线一路亮去。


浙江日报 文化 00009 大河向东是大海 2018-11-13 8724658 2 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