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提升社会“心”能力 探寻基层治理新路径

李 萍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如何从“心”源出发,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树立良好的社会心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枫桥经验”发源地绍兴市在社会心理建设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一、优化平台,提供全方位精准化心理服务。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绍兴市把推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作为提升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七大工程之一。坚持优化一个平台,实现社会心理服务“全覆盖”。从纵向推进市、镇、村三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平台建设,建成区、县(市)级6家,镇(街道)级46家,社区(村)级965家;从横向推进重点区域、重点单位、特殊点位的多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平台建设;从虚、实层面推进线上线下整合,开发网站、公众号,开通心理服务热线,开设专题讲座、接受求诊、上门服务等,拉点成网,实现全域全员心理服务的“覆盖”。

  二、关注重点、特殊人群,主动介入预防问题“漫堤”。“心结”不解,社会难安。开展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的“心防”工程。重点建立监测预警干预机制,全面进行心理风险筛查,做到精准筛查识别风险,对重点特殊人员逐一评估,分一、二、三级预警,做到精准预警防范风险,并建立“1+X”心理服务延伸工作机制,延伸配套矛盾化解、法律援助、帮扶救助,做到精准干预消除风险。逐步构建以社会心理安全为目标,前端普遍服务、中端监测预警、末端精准干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三、“本土构建”,心理服务根深叶茂。融入绍兴元素,实现“巧结合”。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推广工程,特别是三级平台的建设,积极把绍兴产业、名人、经典、特色等元素融入其中,从而使其更具绍兴特色、绍兴韵味。如“大唐袜都心灵港”“书圣故里心理咨询室”,或把名人融入基层管理,如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问政于民”等思想与永胜村党建工作、小区管理、居民自治等结合,实现小区完美蜕变。总之,不管是顶层设计促进心理健康的社会因子,还是社会政策制定和执行时考虑的社会心理效应,亦或是通过组织和地区(社区)提供社会心理服务,都要注重根植于本土文化。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枫桥经验”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路径,需要关注和呵护。总之,由“心”而治,走稳走远,任重道远。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提升社会“心”能力 探寻基层治理新路径 2018-09-11 浙江日报2018-09-1100006 2 2018年09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