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观点

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乡村振兴

——杭州市桐庐县合村乡蹲点调研报告

  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省委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杭州市委推进“百千万”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落脚点。前段时间,杭州市“百千万”活动办调研组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题,赴桐庐县合村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蹲点调研。调研期间,共走访农户2559户,企业9家,开展宣讲6次,召开民情恳谈会、座谈会6次,梳理各类问题213个。调研组感到,合村乡是杭州偏远山区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过调研,我们对杭州市如何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一、合村乡基本现状

  合村乡是桐庐县最偏远的山区乡,也是全县经济实力最薄弱的乡。全乡总面积122.24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总人口10100余人,共有38个党组织,其中党委3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32个,党员592名。主要有四大特点:

  1.资源禀赋优势较足。绿水青山和民俗文化是合村乡最大的资源禀赋。境内拥有第四纪冰川遗址峡谷胜景,森林覆盖率达87.7%。三源、瑶溪等村被列入省级猕猴保护区,高凉亭、瑶溪等村被誉为森林氧吧村。这里茂林修竹、小桥流水,风景优美。合村乡曾是唐朝宝应年间昭德县治所在地,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合村绣花鞋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2012年起,桐庐县取消了对合村乡的工业指标考核。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底子薄弱,2017年,乡财政总收入为634万元,只占全县的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仅为240万元,排名桐庐县末位。全乡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普遍较差,村均仅为15万元左右。农民人均收入仅为全县平均数的70%左右。

  3.党建基础不断夯实。几年来,乡党委抓党建统领这个“牛鼻子”,持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执行固定主题党日,注重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十抓十促”经验做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调研中,不少群众反映,“现在村里的党员真的和以前大不一样了,连电话都不用打就自觉回来参加主题党日活动了。”2016年,乡党委被评为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名村党支部书记被评为浙江省千名好支书。

  4.产业培育趋势向好。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市县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帮扶下,合村乡党委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探索了一条“旅游+乡村”“旅游+农业”“旅游+文创”的产业发展路径,并成功创建杭州市首个全域旅游3A级景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子越走越宽。2017年,全乡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000余万元。

  二、影响合村振兴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蹲点调研期间,通过实地看、群众谈、大家议,我们感到,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市县各级政策帮扶和共同努力下,合村乡已经具备了迈向振兴的基础条件,但同样还存在不少制约长远发展的短板。

  1.交通基础设施薄弱。这几年,虽然市县乡三级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交通区位劣势仍是制约合村乡发展的重要瓶颈。该乡六个行政村距高速公路出口都较远,通往县城的主干道分老线,道路窄、弯道多,亟须提升改造。同时,乡域面积较大,山区道路多,还有一些村地处深山,如高凉亭村到乡政府需要近30分钟车程。这些都严重影响当地产业发展和民生保障。由于交通不便,还导致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配套相对落后。

  2.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问题亟待解决。合村乡村级集体经济家底薄、负债多、可用资金少,村与村之间发展也不平衡。2017年,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最高的合村村为22.21万元,低于杭州市平均水平。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最少的瑶溪村不足3万元,且经济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集体房屋出租。究其原因,主要是产业“低小散”,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农业弱,竹笋、番薯、覆盆子等特色农产品是当地村民创收的主打产业,但未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工业少,仅有的几家都是粗加工和代加工企业,规模小、产业链短、利润率低。村级特色旅游业发展也遇到困境,如后溪村以村民众筹形式成立了后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但存在资金压力大、运营管理薄弱、土地指标受限等问题,需要探索新型运营模式。

  3.乡村发展缺少整体规划。合村乡整体发展的规划设计存在着系统性、前瞻性和精准性不足的问题。产业发展统筹规划不够,资源优势和生态景观优势未能充分利用。如旅游产业发展,雅鲁激流闯滩、瑶山养生谷等景点初具规模,但旅游资源与乡土资源、文化资源关联度有待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不高,导致旅游品牌辨识度不够,吸引游客的黏性不强。2017年全乡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但真正住下来的仅有2.5万人,回头客不多。在乡村建设方面,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同质化问题突出。对历史文化底蕴挖掘也不深,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体现不够充分。

  4.村干部双带能力还不强。访谈中,我们感到,村干部发展经济的意愿强烈,但大多有想法、缺办法,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薄弱。合村乡6个村的“两委”班子成员中,平均年龄为47.1岁,35岁以下的只有6人;村干部队伍文化水平不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不足,高中及以下学历占74.4%,6个村的书记、村委会主任中只有3人有过经商办企业经历。后备干部匮乏、缺少前沿理念引领和专业知识等,导致发展思路还不够清晰,举措还不够有效。

  5.乡村振兴缺少人才支撑。调研中,村民们对目前的惠民利民政策感到满意,对合村乡发展满怀期盼。但受交通区位、就业机会、薪资待遇、基础设施等限制,一方面人口大量外流,据统计,全乡约有3500人外出,占总人口的35%。大量的人口外出,不仅带走了劳动力,也带走了农村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对农技、教育、医疗、电商等专业人才缺少吸引力,严重制约了合村的发展。在恳谈会上,一家本土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负责人反映,“公司目前正积极开拓电商业务,但现在电商专业人才难招难留,人才好不容易招进来,干不了多久就走了。”

  三、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对策思考

  调研组认为,像合村乡这样的偏远山区乡镇,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厘清“振兴什么”“谁来振兴”“怎么振兴”等关键问题,努力探索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1.坚持把推进全域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探索运用“统”的思维和“整”的方法,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把全域发展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一是着眼全域优化规划布局,推进全域整合资源、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服务提升、全域系统营销,将全域旅游战略纳入区域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向全域旅游的大格局转变。二是着眼全域完善运行模式。合村乡与杭州市商旅集团合作,在整乡镇建制推进全域旅游方面已经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我们认为这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新路径。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培育引进有竞争力的专业化旅游服务机构,以土地山水、民俗文化、基础设施等资源形式入股,加强市场开发和营销推介,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三是着眼全域落实资金保障。帮扶资金是偏远山区乡镇发展全域旅游十分重要的资金来源,要探索区县协作、联乡结村等帮扶资金高效使用的途径和办法,有效解决发展全域旅游资金筹集难的问题。

  2.坚持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民富村穷”是杭州一些乡村发展的典型症状,但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以强有力的村级集体经济为后盾。从杭州实际看,重点是要以打好“消薄”攻坚战为牵引,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用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十法”。注重把握乡村自身特点,总结推广物业经济、资产盘活、留用地开发、公司化运营等十大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二是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积极探索资源开发、机制创新的思路方法,推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旱田垦造水田、闲置房屋整体开发运营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激活村级生态资源、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俗风情、农耕文化等资源,加快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效益化。三是充分发挥政策兜底作用。对于合村这样的山区偏远乡镇和一些消薄临界村,要重点关注、重点支持,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兜底保障机制,发挥好区县协作、联乡结村等帮扶平台作用,切实把政策、资源等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

  3.坚持把强化人才智力支撑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和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组建“两支工作队”下乡驻点帮扶。组建乡村振兴工作队和科技人才服务队,扎实开展驻点帮扶、科技帮扶。按照“一个乡镇一支工作队”的要求,实现对乡镇驻点帮扶全覆盖。二是加强农村本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强对农村土专家、农村工匠、非遗传承人等人才的培养。三是加大引才集智力度。完善政策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鼓励引导工商企业主、创投人才、乡贤、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等下乡创业创新,使“新农人”和“农创客”成为振兴乡村的生力军。

  4.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关键要把“最大政绩”与发展实绩有机统一,做到党建强、发展强。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振兴的责任落实。发挥县委“指挥部”作用,突出抓人促事,配强乡镇抓党建促振兴的工作力量,强化资金、技术、人才、服务等资源要素配置。发挥乡镇党委“作战部”作用,落实 “一岗双责”要求,健全党委每月研究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村书记定期交流等机制。发挥村党组织“战斗队”作用,完善村级组织运行规则,落实基层支部党建责任清单,积极补短板、挖潜力、促发展。二是突出村党组织领导地位。深入实施“百村引领、千村晋位”“最强支部”创建等行动,不断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三是打造过硬基层带头人队伍。扎实推进“争做‘四种人’、争当排头兵”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加强“领头雁”队伍建设。四是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农村党员和人才“双培养”力度,通过党员示范带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农村文明乡风,提升乡村民主和谐水平。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5 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乡村振兴 2018-08-03 7931944 2 2018年08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