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观点

高校学生党建要善用新媒体

  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有效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做好“五个加”的文章,就是有效破解这一课题的新探索。

  一是“新法宝”加“老办法”,打造新旧互补的党建机制。所谓“新法宝”,指的是以党建元素加工而成的各种短信、微博、微信、网站等,如党建手机报、微信公众号、网络微党课、QQ交流群等,它们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生动形象而且覆盖面广,有着较强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所谓“老办法”,指的是以各种传统形式的组织活动、学习培训、党建会议等为主线的工作方式,辅之以传统校园媒体(如校报、橱窗、校园广播等)的宣传报道,这些“老办法”一直发挥着党建主力军的作用。新媒体时代,“新法宝”和“老办法”互融互通、各有所长,在构筑高校党建机制的过程中,要坚持双管齐下:对“新法宝”大胆使用、开拓创新,不断扩展其形式、内容以及范围;对“老办法”发扬光大、敢于革新,使其更接地气、更具人气、更有生气。

  二是“线上式”加“线下式”,打造虚实结合的党建平台。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既要在“线上”用功,又要在“线下”发力。一方面,利用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在“线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在学习形式上,可以设立网上论坛、网络学院、红色书屋等,鼓励大学生自己制作视频、拍摄图片、撰写文字,参与者共同观看、点评、分享。在组织形式上,通过微信群、QQ群、微信朋友圈等把大学生“网”在一起,展开学习、交流、讨论等;还可以把组织生活搬到“线上”,借助新媒体召开民主评议会、民主生活会,让大学生不论身在何处都能参与组织生活。另一方面,“线下”活动也要搞得有声有色,突出体验性、生动性、趣味性。在课堂之外要加大“情景党建”力度,尤其在建党日、国庆节、伟人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大学生到革命老区、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带有红色基因的地方参观学习,用脚步丈量历史,让历史震撼灵魂,增进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升华爱党爱国情怀。

  三是“对话式”加“授课式”,打造开放灵活的党建模式。身处互联网的时代,大学生早已形成网上作业的习惯,高校党建要因势利导,积极借助新媒体打开一些集体对话通道,比如定期或不定期在微信群、QQ群等发布特定话题,鼓励大学生通过跟帖、留言等表达建议和意见,据此了解、掌握、跟踪他们的思想状况、心理诉求,进而开展针对性的引导。“对话式”党建始终以大学生为中心展开,容易引起情感和精神的共鸣,以求塑造出一种共同的心理认知——它既是“党的党建”,也是“我的党建”。相较于“对话式”党建,传统的以党课为代表的组织活动属于“授课式”,为了更加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可以适当加入一定数量的形势政策研讨、党内事务讨论等课程,使“授课式”党建更能深入大学生的内心和灵魂。

  四是“日常化”加“热点化”,打造立体多元的党建体系。高校学生党建既要细水长流打基础,也要蹄疾步稳出重拳。在“日常化”教育方面,除了教室里要办好党建“第一课堂”外,还要广泛开辟“第二课堂”,善于运用各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道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不断开发新鲜活泼、号召力强的党建微产品(如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等),让党建主题漫画、党建“小喇叭”等进公寓、进食堂,从各个角落唱响主旋律。在“热点化”教育方面,要不断提高舆情应对能力,在大学生关心的热点事件上牢牢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要及时将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内容传达给青年学生,让他们理解其基本精神;要及时将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重大突发事件传达给广大青年学生,让他们认清真相;要及时对有重大观点分歧的社会事件作出权威专业的回应,正确引导青年学生。

  五是“辅导员”加“微领袖”,打造素质过硬的党建队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要,高校要在专职党务工作者以外,加快打造“辅导员”加“微领袖”这样一支党建铁军。“辅导员”在铁军中扮演“老师党建”的角色。要以全方位提高党建能力为核心,培养“四个懂”的魅力型“辅导员”:一懂党史,会讲故事;二懂党务,会谈政策;三懂网络,会用媒体;四懂沟通,会说道理。能否选好、用好这样一批复合型“辅导员”,是高校党建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相对于“辅导员”,“微领袖”是新鲜血液,在党建铁军中扮演“学生党建”的角色。“微领袖”来自大学生群体中间的能人,比如学生党员、社团骨干等。要善于发现一批学生能人,办好能人培训班,强化他们的党性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让他们牢记政治身份和政治使命,用一言一行传递主流价值观,使高校学生党建形成“老师”和“学生”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

  【作者单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5 高校学生党建要善用新媒体 2018-06-07 7485804 2 2018年06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