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人才
功夫在诗外
王玉宝
6月6日,浙江再放“大招”,发布高端人才集聚政策,为火热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添一把“柴”。
透过这些含金量高的政策,地方对人才的渴求显得诚意十足。比如,在机制方面,提出形成“名利双收”机制,提高省科学技术奖等人才奖励标准,设立高校院所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特设岗位,放宽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在平台方面,为之江实验室、大科学装置、西湖大学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设立具体的揽才目标,如之江实验室到2022年要集聚科研人员2000人,争创国家实验室。在服务方面,针对人才的房子、车子、孩子、本子、票子问题,抛出一串“大礼包”,以解后顾之忧。
创新,从来不会靠挖几个有光环、有学历、有项目的人才就能实现。人才,也无法单纯靠砸钱就能吸引过来。通观浙江的这一批政策,固然具体“红包”不少,但体制机制上的突破、创新土壤的培育更有长远价值。实际上,近年来浙江确立“人才强省”工作导向,除了利益导向的直接激励之外,更注重的是系统性创新土壤的建构。通俗点说,除了直接奖励人才,更把功夫做到“诗外”。
为什么?其实不难理解。有没有本事,靠自己;能不能干成事,恐怕就要靠社会。
首先,人才本身是个“资源”,但人才往往又缺乏“资源”。此话怎讲?人才,一般专注于某个领域的科技创新。但以世俗眼光看,往往又缺乏人情世故的练达,缺乏所谓“关系”的累积。实际上,对这些人才而言,他们有的是“金刚钻”,本身就是块“宝”,并不需要你特别提供什么。只要不为他们的创业创新设“卡”,其事业发展也就少了几分阻力。
在这一点上,有时“无为”胜“有为”。很多“海归”很喜欢浙江的创业环境。为什么?平心而论,办事“关卡”少、服务效率高恐怕是关键。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之后,各项办事流程大幅压缩,企业得以少跑腿甚至不跑腿。这为创业者省了多少事!还有杭州滨江区服务企业的“三到服务”——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更是让那些“纯技术派”海归人才深感惬意。
从这个角度看,真正吸引人才,除了点滴的直接“恩惠”,更要为他们干事创业铺路,打造优良的创业生态,特别是在政务服务的优化上下功夫。从长远看,这才是人才战略乃至人才竞争的重点。当然,浙江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其次,人才需要人才为伴。这话有点绕,却也是事实。真正的人才,社会固然希望他们带活一个项目、一个产业。但如果他们如孤家寡人般置身一片人才的“沙漠”,他们的项目、技术、创新找不到上下游人才的配套,他们恐怕也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比如,一些科技型人才,手里有核心技术,想创业。但怎么运营一个项目,他们没有头绪,商业模式上更找不着北;或者技术好,但是缺乏投资的“天使”,怎么办?这实际上就对人才创业的整个生态系统提出了要求——这里必须是一个人才的“热带雨林”,上下游人才、各方面人才,都能在此集聚。
以此而言,一地人才战略,除了着力攻克“领军人物”,还要构筑适合各层次人才“繁衍”的普遍性生态。只有塔尖,没有基石,顶级人才迟早也要“溜之大吉”。而这一点,恰恰不是靠单一短时政策强推所能奏效的,要的是地方政府精耕细作的耐心,和对各种人才的涵纳,乃至对优良生态的打造等等。
浙江正进入实质性依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全国的区域竞争也进入一个真正的人才竞争阶段。既要做好重点人才、顶级人才的定点服务,更要风物长宜放眼量,在更广阔的天地涵养一片“放养”人才的土壤。惟此,这一生态体系才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