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他头一回当选省党代会代表
“先锋书记”履职记
本报记者 何双伶
编者按:即将告别的201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许许多多的大事、喜事镌刻在了浙江人民的心中。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我们这一年》系列报道,聚焦今年以来我省政治领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举措,以亲历者、见证者的视角和感触,讲述它们给浙江经济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给千万群众带来的民生红利,以激发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肩负起迈进新时代的责任担当。今天,我们来关注一位基层党代表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他头一回当选省党代会代表
“先锋书记”履职记
本报记者 何双伶
清晨,宣家山村笼罩在薄雾里。蜿蜒的山道旁,上海游客马秋英正和丈夫散步。“宣书记早!”看到村支书宣锋,她笑着打趣,“你真是先锋书记啊,把村里治得这么干净!”连续几年到村里度假的她,也算半个宣家山村人了,村里不少人她都认识。
“谢谢夸奖,我们要继续努力!”宣书记爽朗一笑,随即压低声音对记者说:“我头一回当选省党代会代表,要是连环境卫生都治理不好,我怎么好意思向组织和村民交代!”
宣家山村隶属于诸暨市的赵家镇。今年6月,宣锋去杭州参加了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会上他了解到安吉、临安、新昌等地建设美丽乡村的经验和成果,很是羡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真是说到了我心坎上!”回去后,他就风风火火地对全镇干部及各村两委干部宣讲省党代会精神,鼓舞大家为实现“两个高水平”建设撸起袖子加油干,尤其要合力建设美丽浙江。
在省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镇里制定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全域推进榧乡振兴”行动计划,各大行政村都动了起来:上京村投入100万元拓宽村级道路,村民们终于可以把车开到家门口;东溪村靠香榧、茶叶、樱桃三棵“大树”发展绿色经济,大力提升村容村貌,乡村旅游越来越火……
宣家山村也不甘落后,变得越来越有“文艺范儿”:杜家坑自然村的老房子正被改造成民宿,黄坑自然村清代的老祠堂则被打造为文创基地。给宣家山村增添更多的文化元素,这是宣锋这一年琢磨较多的事情,“要让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
在村民们眼中,改变的不仅是环境 “硬件”,还有服务“软件”。省党代会召开之后,全镇13个行政村全面开展“代缴”服务,老年优待证、再生育审批等手续均可以由村干部代办。在宣家山村,村民们的幸福指数噌噌地往上涨。46岁的宣金山因采摘香榧摔伤致残,他告诉记者:“现在,再也不用走十几公里去镇里缴费了,村里残疾人、低保户的生活缴费由村干部全程代办。”在村便民服务中心,村文书宣曙映向记者介绍,现在全村代缴的水电费、有线电视费、手机费等,一个月少则两三万元,多时达十几万元。“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行动不便。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宣锋表示。
头一回当选省党代表,宣锋操心的可不止自己村里的大事小事。每月15日是诸暨市的信访接待日,他总会和其他党员干部一起去镇里“摆摊”,帮助化解矛盾纠纷。无论是交通事故的赔偿纠纷,还是外出打工受了工伤,村民们总爱找宣锋评理。今年,全镇已化解矛盾纠纷369起。“诸暨是‘枫桥经验’的发源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可不是一句空话,我也要出力!”宣锋说。
镇里每季度开一次“两代表一委员”会议。平日有空,宣锋就走村串户,收集社情民意,将问题集中在会上提出来。此前,不少村民们反映“看病贵、看病难”,他调研走访,发现全镇“因病致贫”家庭约有百余户,目前,他正着手利用村集体资金在宣家山村建立“因病致贫”扶助基金,并建议镇党委牵头建立相关兜底机制,镇里十分重视,已开展相关工作的调研。
“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日子会越来越好!”宣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全村人均收入增长了3000多元,达到约2.5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0多万元,比去年增加20多万元。忙碌一年,这位“先锋书记”很有成就感。
[> 大事件]
2017年6月12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车俊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 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的报告。会议明确了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确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两个高水平”的优异成绩,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浙江的崭新篇章。
参与此次大会的代表有734名,其中来自基层一线党员代表257名。各参会代表由各选举单位选举产生,有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各条战线先进模范人物,涵盖工业、农业、科教和文卫体等各领域。每一位代表都是一粒火种,他们将大会奋进的集结号传遍10.43万平方公里,将大会激发的干劲带到5600万人民中间。
新起点,新使命,新征程。浙江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