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吉林依托“长满欧”班列对接“一带一路”建设

一趟中欧班列的开放之路

  12月下旬,长春的气温已低至零下20℃。兴隆铁路场站内,叉车在来回忙碌,把来自东北乃至韩国、日本的货物,装入标准集装箱内。傍晚6时,这辆货运列车就将驶离吉林,经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出境,穿越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奔向遥远的欧洲腹地。

  这就是“长满欧”中欧班列,它让“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长春,让热切寻找市场的吉林,有了一条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

  站在满洲里口岸,不难发现,在30条出境、10条入境的中欧班列里,“长满欧”是最繁忙的一列,占了总承运量的近三分之一。负责人张晓彤说,开通仅两年多,“长满欧”班次密度已居东线之首,今年承运量更是激增,1月至10月,运送货物达2.56万标箱。

  千里之外,浙中义乌,满载小商品的“义新欧”中欧班列,已自南向北穿越8个省份,经西线的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驶向西班牙首都马德里。3年来1000多天的奔跑,它已将“世界超市”义乌和欧洲最大小商品集散地马德里,变成中欧小商品贸易的两个重要支点,集散作用越来越强。

  “长满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体制机制的创新。

  这是一条完全由民营企业来运作的中欧班列。“公司的团队,原来是做汽车进口的,熟谙铁路货运的流程和‘痛点’。‘长满欧’到欧盟边境,可与当地铁路系统接轨,直抵6个国家的18个铁路站点,再进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张晓彤说。

  在长春双阳中德产业园,由国企改制而来的“吉通机械”,正将订单式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发往兴隆铁路场站,以通过“长满欧”,运至远在德国的汽车制造商。“比起空运,费用降低三分之一;比起海运40多天,‘长满欧’14天就可抵达。”副总经理李晓轩说。

  显然,这还不够。这两年,“吉通机械”积极布局“一带一路”,收购、兼并两家海外公司,并在德国慕尼黑设立了研发中心。李晓轩说:“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打造千亿级的汽车零部件研发与生产基地,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而在浙江,吉利伦敦电动汽车公司的TX5汽车零部件,已多次通过X8053次中欧班列抵达义乌。吉利义乌新能源整车项目总监金国君说,“义新欧”为浙江企业增添了比较优势。

  在积极推进海陆空联运的今天,开放与共享,已是必然的趋势。

  来到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我们看到了来自浙江义乌的顺丰快递包裹。那些包裹即将坐着货运包机,飞向俄罗斯或德国。工作人员赵爽说,吉林的国际航线较空,反而为发展货物包机赢得了优势,“比在浙江本地发,可提前两天抵达”。

  眼下,吉林还在谋划推进“长珲欧”中欧班列的开通。这条线路,不仅将是对外开放的新通道,也将是吉林拓展内销市场的新路线。“从长春经珲春口岸出境,经过俄罗斯港口后,可走海运前往华东、华南。”长春市商务局副局长任宏雷说。

  离开长春时,一个画面始终难忘:“吉通机械”车间里,公司自主研发的拿件机器人,用毛笔写下新时代的美好愿景——“一带一路,让我们走向世界。”


浙江日报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00004 一趟中欧班列的开放之路 2017-12-21 6092412 2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