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深读·经济瞭望

从企业主
到企业家

  父子两代创业30多年,如何看待浙商从企业主到企业家的转变。三花控股集团总裁张亚波说,这是他第一次碰到这个问题。

  三花控股集团从1984年创业以来,创业创新的经历几乎是一部微缩的浙商奋斗史。

  不少浙商的初心是让家人过得更好,通过努力,他们成了企业主。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创业虽然艰难,但在改革大潮中,他们是最大的受益群体之一。

  差不多10年前,浙商们纷纷讨论改革开放30周年,而立之年的浙商又该如何走好下一个30年。有人提出,要从浙商变成“责商”,也要变成“哲商”,还有人提出浙商要成为“儒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浙商该成为一个怎样的群体?这个话题在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日子里,再次被提了出来。无论是“责商”还是“哲商”,抑或“儒商”,可以抽象出来的共同点就是,浙商应该从企业主向企业家转变。

  能把家人都照顾好、过上好日子的企业主也无可厚非,实现家庭财富积累,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其中一步。但时代更需要企业家这一角色。浙商这个群体,越来越多的人完成了从企业主到企业家的身份转换。“企业家是要抱着梦想的。”张亚波说,企业主的主要目标是为个人积累财富,而企业家则是要用这些财富实现自己的社会目标。

  与时俱进是企业家应有的本领。历史上,浙商以“舍得”“和气”“共赢”“低调”“敢闯”的特点,闯荡天下。改革开放以来,浙商又以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闻名于世;迈入新时代,浙商的国际化梦想不断激发。视野越来越开阔,从国内到国际,近40年来,闯荡天下创业创新的浙江人,从被动到主动,走出浙江,迈向世界。

  张道才也说,新时代发展已经进入“万物互联”的阶段,新科技革命渗透到人类生活每一个方面,所以第二代浙商必须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和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新时代,浙商精神也得到了升华。广大浙商依靠勤劳的双手,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干别人干不了的活,把各种不可能变为可能,书写了许多传奇。从鸡毛换糖到机器换人,从代工贴牌到自主研发,从前店后坊到全球配置资源,从浙江制造到浙江创造,浙商始终不忘初心、开拓进取,挺立在创新创业的潮头。浙商走过的路,凝聚着几代浙商的艰辛探索,昭示着浙商火山般的能量和常青不衰的生命力。明年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四十不惑,从企业主到企业家,浙商很清楚未来的道路。


浙江日报 深读·经济瞭望 00011 从企业主
到企业家
2017-12-13 6024659 2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