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特别报道

两岸文博共话传承

  本报乌镇12月4日电 (记者 李攀) 互联网时代,如何把“高冷”的传统文化变“温暖”,让年轻人也愿意接受?12月4日下午15时许,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安渡厅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周功鑫展开了精彩的对话。

  单霁翔认为故宫的“火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他举例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后在网上疯传,很多人知道了故宫文物修复的艰辛和意义。“后来故宫招聘新员工,60个名额有1.5万人报名,年轻人争着要到故宫修文物。”单霁翔说,这几年故宫加大了中英文网站和少儿网站建设,让各个国家、各个年龄层的观众足不出户就能“穿越”到故宫看文物展览。

  台北故宫博物院在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方面也早有探索。周功鑫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期间,“翠玉白菜”“肉形石”吊坠等仿制品都成了经典文创产品,随着互联网和电商产业的发展,这些文创产品已经传遍世界各个角落。

  两位嘉宾一致认为,互联网只是手段,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传承还是要不断挖掘精神内涵,既要有创新精神,又要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


浙江日报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特别报道 00012 两岸文博共话传承 2017-12-05 5932141 2 2017年12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