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矛盾论》《实践论》 坚持四个强省工作导向
严国红 编辑 江于夫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更加深刻地领会和把握“八八战略”中蕴含的优势论,在工作导向上突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四个强省”工作导向是一个主旨相通、目标一致、紧密联系的大系统,既在时间向度上推陈出新,又在空间维度上统筹兼顾,全面、系统地规划了浙江省的发展蓝图。宏图已经绘就,成就需要实干保障。如何在工作实践中深入贯彻“四个强省”工作导向,毛泽东同志的光辉哲学著作《矛盾论》《实践论》中提供的科学方法论,值得我们认真领悟和灵活运用。
打铁还需自身硬
坚持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这是《矛盾论》中揭示的重要原理。可以说,矛盾始终存在于浙江“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实践全过程,没有认识到其中的矛盾就没有提出“四个强省”的必要,提出“四个强省”就是发现矛盾、界定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一个系统过程。
从根本矛盾上讲,“四个强省”工作导向的提出,是浙江自身发展现实中的内部矛盾作用的结果,即解决强化现有优势、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优势的内在发展矛盾促使浙江提出了“四个强省”的工作导向;从矛盾运动上讲,“四个强省”工作导向是在探究事物并列性矛盾运动的基础上,从浙江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种种现实矛盾运动出发,从内外条件着手,转向抓住和分析各种优势、短板的矛盾运动之间纵向的相互联系,进而找到各种优势、短板矛盾运动的共同枢纽。通过解决这些矛盾,达到社会发展资源整合的优化效果。
因此,在贯彻“四个强省”工作导向中,既要发挥好我们自身的能力,又要营造好外部发展氛围。
一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强化“四个自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八八战略”“四个强省”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己把握理论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处理具体事务时,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科学规划,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础上不做超越发展阶段的工作,更不能搞贯彻落实上的“层层加码”“轮番轰炸”,还要彻底克服“抓工作要讲条件”等错误倾向。此外,要深耕“四个强省”涉及的核心业务领域,培育浙江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做出浙江特色。
二是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一方面,在准确把握我国所处的外部环境发展变化的同时,准确把握浙江所处的历史方位,切实增强战略定力,坚定战略自信。另一方面,引导构建合理的社会发展布局,推动“四个强省”工作导向涉及的各领域整体综合发展,尤其是要发挥浙江各领域中的品牌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三是积极主动争取外部优质资源。一方面,要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浙江现有的国内外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建立系统化、中长期的国际、国内、区域发展合作战略框架,尤其是要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工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外资利用质量和水平,扩大合作领域,尤其是要加强关键领域的引进合作,把利用外资同提升浙江省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外资在优化浙江产业结构中的积极作用。
有所为有所不为
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统一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既存在着主要矛盾,又存在着次要矛盾;既存在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又存在着矛盾的次要方面。要正确认识事物,就要做到“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结合。“重点论”要求,在解决问题时,必须抓住“牛鼻子”,体现重点性;“两点论”要求,在解决问题时,必须学会“弹钢琴”,体现全面性,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事实上,“四个强省”工作导向充分彰显了“重点论”与“两点论”要求。
首先,彰显强烈的问题意识。在改革深水区,浙江在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中存在着不少矛盾,而“四个强省”无疑是充分发挥浙江优势、补齐发展短板的具有牵引作用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时,每一个“强省”中又突出了核心工作,如创新强省的核心工作就是解决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组织体系创新等问题。
其次,涉及领域的全面性。“四个强省”工作导向既强化现有优势,如“改革”“开放”等浙江传统优势,又挖掘潜在优势,尽可能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切实补齐短板,如“创新”“人才”等。这种领域的全面性是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由浙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多样性矛盾所决定,仅靠某种单一领域的“强”是无法根本解决这些深层次发展难题的。
再次,工作方法的全面性。“四个强省”工作导向,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强省”的指向都是全方位、全领域的。这也就意味着,必须把改革、开放、创新、人才的“强”置于浙江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总体发展中,使“四个强省”工作导向相互促进、共生繁荣。因此,“四个强省”工作导向必须注重系统性、全面性的方法论要求。
因此,在贯彻“四个强省”工作导向过程中,首先要紧紧抓住“强”这一重点来做文章,通过“改革、开放、创新、人才”四个领域的实践,充分强化现有优势。同时,紧紧抓住浙江发展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在体制机制、发展动能、国际竞争、战略资源等方面不断挖掘潜在优势,促使浙江能真正“整体”强大起来。其次,要牢牢抓住每个“强省”矛盾体中各自的重点和主线来开展工作。推进改革强省,就是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推进开放强省,就是要以“一带一路”统领新一轮对外开放,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推进创新强省,就是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产业创新作为主战场;推进人才强省,就是要紧紧抓住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关键环节。再次,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要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四个强省”是全省范围内均要开展的工作导向,是全局性的,涉及到每一个人,同时,不同区域、民族、民众所具有的条件不同,其参与过程、执行效率、实践效果等可能存在着差异,不能过分强求各地区在实效和工作进展上的一致性。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是《实践论》中的重要原理,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原则。“四个强省”工作导向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持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从理论上看,“四个强省”工作导向是一种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的理论协同创新,有着完整的系统和彼此紧密联系的核心要素: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是其总系统,“八八战略”是这个总系统的指南,“四个强省”是这个总系统中的核心要素;每一个核心要素又是一个子系统,其间又有诸多子要素。例如,改革强省既是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要素,其自身又是一个子系统,其中包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的核心要素。“四个强省”工作导向的协同创新强调的是“组合拳”,要发挥的是系统性整体功能。
实践是能动改造世界的活动,强调在揭示现实世界真实性的同时,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因此,在贯彻“四个强省”工作导向上,首先,要真正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要处理好“说”与“做”的关系,坚持知与行的统一,在没有“做”之前,一定要想好怎么“说”,“说”了之后就一定要坚决按照“说”的做。在实践中,要加强对“四个强省”的理论研究,尤其是要时时研究“四个强省”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做好前瞻性分析,做好“四个强省”的理论宣传工作。同时,要一以贯之把“四个强省”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价值目标,谋划实施一批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重大改革举措,谋划实施一批最具比较优势、最能带动全局的重大创新举措,谋划实施一批最体现浙江资源禀赋、最契合国家战略使命的重大开放举措,谋划实施一批最能补齐发展短板、最能激发潜在优势的重大人才举措。
其次,要真正注重实效。“四个强省”工作导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这是浙江省委对于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要兑现,这也就要求“四个强省”工作导向在工作实践中必须有实效。因此,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质量统一观,既重视“量”又重视“质”,既要多做工作又要做好工作,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带给浙江人民可持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再次,要善于科学地总结经验,尤其是失败的教训。事物的本质是一个逐步呈现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科学总结,才能不断地发现事物本质性的东西。在贯彻“四个强省”工作导向过程中,总结经验要把握好三条基本准则:一是要采取“不要肯定一切,也不要否定一切”的辩证分析态度;二是对于工作实践的总结,尤其是教训,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其产生的内因,而不应该过分地强调外因的作用;三是充分肯定成绩,对于失误,应当着重于对所犯错误内容和原因的分析,要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而不应当过分追究个人的责任。
“四个强省”工作导向,是浙江省立足于发展实践,在揭示发展现状的同时,自觉以“八八战略”为指引,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转化为指导社会建设实践的行动指南的理论成果,本身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智慧。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实践论》提供的科学方法论必定为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贯彻落实“四个强省”工作导向提供重要的方法论指引。
【作者单位:浙江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