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
新面貌
一个山村的和谐之道
本报记者 应磊
欧昌伍是象山县方家岙村党支部书记,他还有一个身份——村里最早的民宿经营者。在他带领下,方家岙陆陆续续开出了31家民宿,床位550个。
不过当年的方家岙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一没集体收入,二没产业,如何引得游人来?把村子建设成为一个旅游景区,村两委班子定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可是问题接踵而来,整村规划,势必要拆除违法建筑,修一些路。一个村子,家家户户沾亲带故,动了谁的利益都不妥。
“主意拿不定,那就听听村民的想法。”欧昌伍说。就在2012年,方家岙村史无前例开了一个“村民说事”会,村里的党员、村民代表、部分村民坐下来商量。在这个会上,欧昌伍了解到村民有发展的愿景,但又有各种顾虑。
从那之后,“村民说事”会就固定下来,每周开一次。村民与村干部心结打开了,就能把思路想到一块去,村里的违法建筑拆了,造起了停车场;村里专门建造洗衣池,方便洗衣洗菜,污水接入污水管网……
如今,一个落后村已变成了旅游名村,去年全村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看着村里的变化,欧昌伍感慨万千。因为“村民说事”,村民一起动脑筋、出点子,仅去年,村里扩增600米环溪观光游步道、1000米生态溪流观光长廊、1500平方米垂钓中心。
融合“说事、议事、办事、评事”的“村民说事”制度,目前正在宁波全市推广。这个联系群众的新窗口,搭建起协商民主新平台,畅通了干群沟通渠道,起到及时破解矛盾、化解纠纷、贴身服务群众的作用,目的就是要构建起“老百姓明白、村干部清白”的基层多元共治新格局。
“村民说事”,也是过去五年宁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宁波以“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是体制创新”的社会治理理念,探索“四个平台”社会治理模式,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宁波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