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财经

旱塬上播撒新希望

——宁夏精准扶贫掠影

  阳光炙烤着宁夏大地。日前记者穿过大半个中国,到达宁夏海原县史店乡田拐村。

  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沟壑纵横,只见一些零星的绿色。

  72岁的田成岐年轻时帮人家运水谋生,现在站在新盖的平房前,幸福地告诉记者:“六个孩子五个在外面打工,如今村里建起红梅杏果园,以后还会引进企业建立加工厂,到时候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孩子们不用再出远门了。”

  田成岐所说的红梅杏,是村民眼中脱贫的“幸福果”。田拐村北面山坡上,一万亩红梅杏林,绿意盎然,明年就能挂果了。这片红梅杏林由5家招标企业种植管理,今年底返给农户种植管理,2019年进入盛果期亩产值达10000元。全村670户种植红梅杏,其中有260户是贫困建档立卡户,户均15亩。史店乡党委书记杨生礼说:“我们将利用红梅杏春天开花、夏天挂果、秋天红叶的特点,打造田园观光乡村旅游,开设农家乐,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多渠道实现全村脱贫致富。”

  近年来,田拐村精准发力,认真落实脱贫富民措施,共脱贫293户1041人,尚未脱贫19户59人,贫困发生率低于3%。

  如果说田拐村是突破产业结构求脱贫,大坝村则是优化传统种植谋致富。

  盐池县惠安堡镇大坝村原是成片的戈壁滩,如今满眼是在风中轻轻摇曳的黄花菜。

  当地世代种植玉米,耗水量大。这是干旱地区的一个产业软肋。2006年人们探索种植黄花,目前全村黄花种植面积5700亩,其中贫困建档立卡户种植1400亩。黄花已成为大坝村特色优势产业和脱贫主导产业,当地人亲切地称作“小人参”。

  村民告诉记者,种植黄花村里每亩补助700元,贫困建档立卡户每亩再补200元,基本解决了黄花种苗问题。在黄花田里套种豆类、西甜瓜等作物,村里免费补助种子、农膜,基本解决了黄花种植前三年收入少的问题。

  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玉米相比,节水滴灌黄花,亩均节水50%以上,节水效果非常明显。

  更明显的是经济效益。目前鲜黄花每斤3元左右,干黄花每斤24元至26元,经过加工包装的成品每斤最高超过40元,盛产期亩产鲜黄花1500公斤左右,亩均产值可达6000元至8000元。与种植玉米相比,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目前,当地基本形成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研发”一条龙产业发展格局,远销湖南、广州等地。

  “精准扶贫,没有金融支持是不行的。”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国说。

  曾记畔村多风干旱少雨,过去是贫困村,而现在村产业“一村一品”初具雏形,张记沟的滩鸡、曾记畔的养兔等,形成了一定规模。

  为帮助村民增收,村党支部积极探索以“互助资金、小额信贷”为纽带的金融扶贫模式。

  曾记畔村通过建立金融扶贫体系精准施策,一是建立村级金融组织体系,发挥物理网点+电子银行+代理渠道优势,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打通金融扶贫的“最后一公里”。二是运用“党建+金融”模式,让群众脱贫致富。近年来,村党支部利用全国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村和“千村信贷”金融扶贫试点村这一契机,搭建金融政策扶持和“支部+合作社+农户”两个平台,为村民累计发放互助资金2065万元,争取金融部门各类信贷资金5260万元,惠及2580户次,有效解决了全村群众发展生产无本钱的问题。三是构建“人在网中走,档在格中建,格格有服务”的金融服务新格局。借助政府网格化信息平台,村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金融服务。

  金融“贷动”增收致富,成为曾记畔村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主力措施。自开展金融精准扶贫以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从2006年的1500元增加到现在的8258元。

  精准扶贫,宁夏人正“撸起袖子加油干”。

  (本报记者 秦正长)


浙江日报 财经 00006 旱塬上播撒新希望 2017-08-14 4783880 2 2017年08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