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南湖“孝心卡”
刘雪松
在中国社会奔向更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享受“常回家看看”的天伦之乐,不妨学学嘉兴吉明里小区的做法。金卡银卡,面值不大,但亲情一刻胜千金。让“常回家看看”成为常态,既然不能立马扑面而来,同样也不可能坐等就来。全社会一起做起来,这个命题才会有解。
点赞南湖“孝心卡”
刘雪松
如果有一张卡,可以减免儿女探望父母时的停车费用,你会不会往老人那儿跑得更勤快一些?嘉兴南湖区新兴街道明月社区吉明里小区,近日就推出了这么一张“孝心卡”。结果头天上午,就有30多位车主前来办卡。
同城住着,老人都盼望着儿女能“常回家看看”。当然,即便如吉明里小区这样,也有冷眼旁观者。他们认为,金卡业主全年停车收费减半,也就省了200元,银卡平均每周探视2次以上才能免停车费,这点“诱饵”不足以刺激孝心。而真冲着这点钱去看望老人的儿女、亲属,这孝心很难说能有几分是真的。
迄今为止,没有哪项制度能把“常回家看看”给完全兜底。哪怕兜不住,也要去尽一份努力,这是吉明里小区推出的金卡银卡最闪亮的一点。对于小区来说,一年下来少收的钱不多,但心诚;对于省了一部分停车费的晚辈来说,钱不多,但实惠。
一座城市的车辆,不会因为这样的激励措施而此堵彼闲,它是同城之内的流动。如果每个小区都能给出这张“孝心卡”,车辆和爱心就会同步流动起来,从而让一座城市平添许多温馨。这正是“孝心卡”的价值所在。
这些年来,关于“常回家看看”的呼吁和制度设计从来没有间断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有明确的规范,但实际操作性乏善可陈,尤其是人口流动状况下的谋生与亲情两难全问题。对于众多外来务工人员来说,他们当中许多人既没能力把幼小的孩子带在身边,也没实力把老人照顾好。这是非一朝一夕也非一两部法律法规能够解决的,需要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机制的不断磨合。
同城状况下的“常回家看看”不能成为常态,对于老人来说是无以复悲的状态,这是比人口流动状况下的儿女不能“常回家看看”更不堪的现实。嘉兴吉明里小区从老人的需求出发、从晚辈可能因小区停车收费而产生的犹豫心态入手,在利益上一个闪身,拱手让出的不是区区几百元的停车费,而是伸出了一双尽善的方便之手,以欢迎的姿态给晚辈留出了一块可以停车的地,其用心良苦,令人肃然起敬。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新政,要求除极少数超大城市需按政策落户之外,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自愿随子女迁移户口。这是一个好的政策。作为维系社会亲情的关键路径之一,未来不妨放宽到70周岁甚至60周岁。过了80周岁,老人已经不想出远门了。而做儿女的,自己也快奔六了,有的已经有第三代,哪还有这么大房子、这么大能耐把八九十岁的老人接到一起四世同堂?实际上,儿女与父母分居,特别想住到一起、特别需要住在一起的,是父母刚刚退休这个年龄段,他们既能得到儿女照顾,又能照顾到儿女及第三代。
在中国社会奔向更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享受“常回家看看”的天伦之乐,不妨学学嘉兴吉明里小区的做法。金卡银卡,面值不大,但亲情一刻胜千金。让“常回家看看”成为常态,既然不能立马扑面而来,同样也不可能坐等就来。全社会一起做起来,这个命题才会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