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党代会代表热议努力建设法治浙江——
法治护航改革发展
本报记者 吕玥 徐贤飞 李鹏
法治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2006年,省委作出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经过11年的实践,浙江逐步形成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的大格局。
下一个5年,“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在法治建设领域如何深入?
“在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法治浙江”——在各代表团会场,党代会报告中关于“法治浙江”建设的目标被代表们一次次提及。
“进”到哪?怎么“快”?在省党代会代表们看来,报告提炼的思路十分明确、阐述的理念非常清晰。许多改变,已经悄然到来。而这次省党代会后,法治如何护航浙江改革发展更加蹄疾步稳地前行,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
推进民主立法
走出省人民大会堂,省党代会代表、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郑春燕非常兴奋:“报告提出,要建设富强浙江和法治浙江等‘六个浙江’,这给立法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郑春燕告诉记者,她所从事的新行政法学研究,就是探讨政府创新与法治政府建设的内在关系。过去一年,她在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挂职,深刻体会到立法不仅要对过去总结提炼,更要对未来前瞻设计。“这对立法者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方面,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已经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像年初修订通过的《浙江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就体现了党代会报告提出的‘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郑春燕说,相信接下来我省在立法方面会有更多探索,保障改革发展进程。
省党代会代表、金华市律师协会会长陈雄武同样关注“法治浙江”的内涵。身为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他亲身经历了我省地方立法工作推进的全过程,也因此对报告中提出的“发挥人大立法主导作用”等内容格外关注。
2015年,我省11个设区市全部获得地方立法权。陈雄武清晰记得,当时金华社会各界都很兴奋。经过公开征集建议、深入筛选论证、多次协商协调,10个立法项目计划出炉。
群众的声音越来越为立法机关重视并吸纳,让陈雄武感受颇深:“金华市首部实体地方法规的名称,一开始叫‘金华市金华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后来我们随立法调研组到磐安、浦江调研,当地群众就对这个名称提出异议,认为部分水系并不流入金华江,这样就不在保护范围内。”更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各县(市、区)农村调研时,许多村民还强烈要求把门口水塘、山涧小溪都纳入水环境保护中。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16年底,法规正式更名,扩大了水环境保护条例的内涵外延。这部条例的草案内容,足足进行了42轮的修改。
“立法要追求人民的名义。”陈雄武说。在省党代会报告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等字句被他着重划出。在陈雄武看来,这些内容将进一步引领我省立法工作更加科学化民主化。
建设法治政府
法治,重在对公权力的治理。记者直击会场发现,省党代会报告里提出的对于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让许多代表十分振奋。
省党代会代表、衢州市衢江区人民法院杜泽人民法庭庭长吴宏斌谈起依法行政,感触良多。这位扎根基层23年的法官告诉记者,当前,在涉及“民告官”的案件中,相对于过去的“见官难”,现在已经是“局长出庭成常态,县长应诉不意外”。他说,“一把手”出庭应诉率的提高,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这些年我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成果。
吴宏斌记得,在23省道杜泽镇路段改建时,衢州市国土资源局在依法拆迁遇阻,协商也无果的情况下,便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虽然项目时间紧,但是政府第一反应是申请法院执行,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这就是进步的体现。”他说。
不仅政府办事更加注重于法有据,谈及近年来法治政府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不少省党代会代表都提及,政府的进步更在自我革命。
我省在全国晒出首份省级权力清单,又率先编制责任清单,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如今,又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际成效,倒逼各级各部门减权放权治权和优化服务,经过法治洗礼的权力运行日益规范高效。
与此同时,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也在不断加强。省党代会代表、省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监察处检察官胡卫丽对此有着切身感受。
她告诉记者,看到报告中提到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和问责机制建设”,要让“法治监督更加有效”,胡卫丽深感肩头责任不小。她表示,加强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检察机关同样责无旁贷,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大家一起共同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更进一步、更快一步。
维护公平正义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怎样让群众真心拥护并相信法治?让大家看得见公平、感受到正义,是省党代会代表、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陈辽敏的多年工作体会。
因为一些当事人对相关程序和文书要求不够了解,来来回回地多跑冤枉路,2011年,在陈辽敏的倡议下,西湖区法院开通陈辽敏网上工作室,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服务,目前总访问量已超过260万人次。
更多的服务升级在浙江实现。“现在从案件受理、缴纳受理费、确定审判组织、排期开庭直至执行环节,都会通过短信方式告知当事人,开庭审理已逐步实行在互联网上公开直播,裁判文书除特别规定外全部上传到裁判文书网进行公布,当事人还可以通过12368司法热线、浙江智慧法院APP查询案件相关信息。”陈辽敏告诉记者。
去年4月,西湖区法院还承接了中央综治办的一项重大创新课题——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的构建。群众发生矛盾纠纷后,在家就可登录平台,实现纠纷解决全流程在线。
报告提出,健全社会“大普法”工作格局。如何让法治蔚然成风?在省党代会代表、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分局福全派出所副所长倪崇辉看来,要实现这一目标,更在执法者平时执法、调解的每一个细节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省党代会代表、温岭市箬横人民法庭春芳妇女维权工作室负责人江春芳说,5年前,她建起全省第一家以农村妇女名字命名的妇女维权工作室,现在每年都要调解数百件案件,今年已经受理了300多件。她表示,将继续培训更多志愿者参与到调解工作中,在调解中做好普法工作,助力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越来越多人相信,伴随着立法不断完备、依法行政大力推进、司法更加公开透明,法治,正在用制度的力量推进改革,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法治浙江”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