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智搜

是什么,造就了这个“全省第一”

余杭人才建设跨越式发展的6个答案

  5年前的这个落花时节,我第一次采访丁列明。

  那时的丁列明,戴着眼镜,内穿衬衣,外套土灰色夹克,有点皱的休闲西裤,拎个电脑包,像个奔跑街头的追梦人。确实,那时他正在追梦中,虽然已在省、杭州、余杭区的全力帮助下,度过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最艰难的日子,但后来让他功成名就的盐酸埃克替尼(又叫凯美纳),才刚上市,销量很少,范围很小,还是自费药,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何方神圣。丁列明和他的企业,最缺的还是钱。

  但是,今天的丁列明呢?除了他和他的团队、企业为社会、公众健康作出的贡献,国家给予他的荣光,冠在他头上的“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就是远播的名声,当红的形象。

  丁列明是一个了不起的传奇,而丁列明演绎传奇的杭州余杭区,在差不多的时间里,同样演绎了人才工作的传奇,或者说是跨越式的发展。最新的数据可以证明:

  截至目前,余杭全区累计引进和培育海外高层次人才2400余名,其中“国千”111名、“省千”144名,总量和年增量呈“爆发式”增长,且均位居全省各区(县、市)第一,并呈现出人才项目门类齐全、产业链丰富、文化气息浓厚、发展空间很大的余杭特色。特别是经中组部、国资委列为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之一的未来科技城(海创园),自2011年成立以来,阿里巴巴、贝达安进、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电信创新园等一批高商强企相继落户,逐步形成电子信息、健康医疗、新材料新装备、科技金融四大产业集群,营收、税收和创业人才集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辖区内的“梦想小镇”建成运营两年多时间,就集聚创业项目980余个、创业人才近9500名,落户金融机构640多家,集聚管理资本超过1400亿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弥漫在余杭每一个角落……

  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相信这是很多人想问的。余杭区给出的答案是:始终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遗余力地加强人才强区建设,特色亮点不断涌现,包括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法、优化服务保障、营造良好环境。落在具象上,余杭基于近年的人才建设情况,给出了六个“转变”答案。或许,很多人可以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毕竟,这是“第一”的“转变”。

  给你鱼,不如给你“渔”

  ——政策的优势往哪里变?

  2015年1月,杭州市出台了《关于杭州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被简称为“人才新政27条”,这是杭州人才政策的又一次突破性整合提升。

  余杭区立即作出反应,迅即行动,“大尺度”的余杭版“人才新政”疾速而来。

  “新政”“尺度”大在哪里?在于余杭率先在人才大战中“转型升级”,突出奇兵。当大家都在比拼对人才的奖励力度时,余杭已慢慢抽离这种“传统”的手段,政策上由比拼扶持力度向比拼体制机制优势转变。

  这种转变,是紧紧围绕需求导向,瞄准“痛点”“堵点”,在人才创新创业过程中最关心的创业资助、融资渠道、产业转化、居留落户、教育医疗、人才住房、社会保障等体制机制环节提出针对性举措,注重区分人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精准施策。

  “比如,我区在杭州A-E类人才分类目录的基础上,增加了F类人才,并将人才纳税贡献作为评定标准之一;在人才编制保障上,我区设立‘未来科技城创新研究院’,为体制内人才来余杭创新创业保留事业身份;在柔性引才上,我区推出100万元的柔性引才奖励,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住房保障上,我区建立安家费补助、购房补贴、人才租赁住房、租赁补贴、企业整体申购‘五位一体’的安居保障;在精准服务上,我区实施D类以上人才‘一对一’服务、E类以上人才免费体检等举措。”余杭人才办负责人说,当时,他们力图通过“新政”实施,破解一批体制机制难题,发挥“黄金政策”的“黄金效应”。

  事实证明,这个“黄金”成色十足;这个“效应”十分强大。一个细节是:记者5年前采访余杭人才工作时,“国千”人才只有五六名 ,与现在111名、全省第一相比,何止云泥之别。

  抓一“人”,不如抓融合

  ——发展的理念往哪里转?

  余杭人才工作的领先,还体现在发展理念上——由抓人才向抓“产城人融合发展”转变。

  “做好人才工作,不能就人才而抓人才,而是要进行系统考虑。”余杭的眼光看得比较远、比较高,也看得比较准,传统的“开发区”“工业区”等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高层次人才对创新创业环境的需求。“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理念,余杭区也是最早创新提出者之一:将人才工作和产业化发展统一部署,和城市化建设统一推进,实现向建设产城人融合一体的“城市”转变。

  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的建设发展过程,是最能体现余杭这种转变的。

  余杭区依托国家级湿地公园——西溪湿地,章太炎故居、四无粮仓等文保单位,以及仓前街道、余杭街道等千年古镇,充分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遗存,对存量空间按照互联网办公要求进行改造提升;

  在生活配套设施方面,按照国际标准引进建设蔚澜学校、学军中学海创园分校、英国国王学院;启动浙医一院余杭院区、浙大医学研究中心项目;建设海创园“航站楼”,开通快速大巴直达机场;推进有轨电车、地铁5号线项目;完成10万立方米人才公寓建设,引进小米U+公寓等专业团队统一管理,从而推动创业、居住、生活等功能的有机叠加、共生共融,打造一个“三生融合、四宜兼具”——先生态、再生活、后生产,宜居、宜业、宜文、宜游的田园城市、创业天堂。

  “让创业人才能够‘在出世和入世之间自由徜徉’,进则坐拥城市配套、创业无忧,出则尽享田园气息、回归自然。”相当诗意的说法,如今大多已照进现实。

  造重点,不如造整体

  ——格局的打造往哪里去?

  都说,胸中的格局有多大,事业就能做多大。至少,到目前为止,余杭的发展格局足够大。由打造重点平台向全区面上整体推进转变,在数年前就开始了。而这,也不得不承认,余杭又一次走在了前面。

  一家权威媒体这样描述:“余杭区紧紧围绕浙江省、杭州市提出的‘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份’、建设‘六优’人才生态示范区等目标,按照创建‘全省人才生态第一强区’的标准,将人才工作与全区经济社会建设同步考虑、同步安排:以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重点平台为引擎,围绕‘产业平台——特色小镇——科创园区’,逐步‘引爆’带动全区人才工作发展,在全区各地建成一批智慧经济产业群。”

  余杭发展人才事业的物理空间也很大。三面拱卫杭州主城区的余杭,地理、交通、文化等环境和经济基础,都好得不得了,1228平方公里的区域总面积,足够布下恢宏的发展大格局。

  在临平创业城、艺尚小镇,余杭结合全省唯一的生物医药高新园区建设、老工业园区改造提升,精准聚焦生物医药类人才和时尚创意类人才,吸引集聚“中高端创新创业人才”;

  在良渚文化城、梦栖小镇,结合良渚遗址文化传统,靶向引进各类文创人才、休闲旅游产业人才,打造城市文化设计产业;

  在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结合阿里巴巴淘宝城、海归集聚等优势,重点扶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大学生创业人才、互联网创业人才、金融产业人才。

  在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围绕先进智造等产业,重点扶持工业产业发展,聚焦工业高新科技、智能制造类人才。

  推进好竹意小镇、智能能源小镇、新能源汽车小镇、传感小镇等其他各类“特色小镇”建设,让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才都能在余杭各地找到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定位的创新创业舞台。

  看看余杭打造的“523”科创园,就知道这种发展格局有多大:建设50个科创园、200万平方米建筑,招引培育30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而在余杭的发展格局中,“523”科创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投,不如共同投

  ——资金的扶持谁来做?

  事实上,对于人才们的创新创业来说,除了政策因素,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字:钱。包括当年丁列明在内,没有钱的支持,创业从何谈起?而现在,在余杭创业的人才们,最不需要担心的,也是钱!余杭有强大的创投基金。创投基金所以能够做大做强,就是因为余杭有“强大”的思路——在资金扶持上,由政府扶持为主向政府与社会资本共投转变。

  余杭立足当地民资充沛的优势,以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探索从以往“政府奖励扶持”向“政府抓产业导向,市场做投资管理”转变。一个例子是,余杭专门建立了20亿元的区级政策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再与社会资本“拼盘”,成立产业子基金,可管理使用的基金规模,一下就扩大到了168.5亿元。如此,人才还愁缺钱创业?

  具体操作实施上,政府部门只做自己该做、能做的事,主要负责制定相关重点产业的优惠政策,绝不越界伸手,具体投资条件、股权比例、收益分配等细节,均全权委托市场化的“子基金”进行独立运作。通过对人才项目让利性“参股投资”,实现对人才创业扶持的分配变竞争、事后变事前、直接变间接、无偿变有偿、低效变高效,一揽子解决人才创新创业“融资难”问题。

  至于运营架构和模式,都是市场化。

  作为产业基金的政策体系,余杭陆续出台了《余杭区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实施意见》、《余杭区让利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余杭区参股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子基金)管理办法》等一个又一个文件及配套的实施细则,规范基金运行。

  数年“转变”,收获不绝。现在的余杭,支持企业、人才两创的基金已形成量大、面广、服务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源源不绝的资金流,创投基金、天使基金、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等多个基金和省金控合作成立的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给余杭的人才建设、转型升级,输入了强大的能量和活力。仅政府性产业基金,总规模就已达46.5亿元。而区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及拟设立的“子基金”,已达到21只,“子基金”规模104.34亿元,完成对157个项目的投资,其中大多数是社会资本出的资。

  最新消息说,余杭正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新零售基金、新华资本和大疆创新的智能控制产业基金、国贸东方的电子商务产业基金、浙商创投和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新三板投资基金等多个基金发起人进行多轮对接和磋商,将在今年完成出资。届时,资金雨露必将更为丰沛,滋润更多人才项目。

  政府建,不如合作建

  ——众创空间的打造谁主导?

  在余杭,与基金同样有名的,是众创空间。

  各类各种众创空间,大家都在造,但余杭的“造法”有点不一样,从一开始的由政府主建,向政府、市场共建转变,因此,余杭的众创空间造“大”了。

  与基金同样,余杭区政府部门只管抓规划示范、政策引导,鼓励市场跟进建设、运营孵化,形成了政府和市场共建共营众创空间的特色发展经验。一个生动的例子是,贝达药业建立了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众创空间“贝达梦工场”,利用贝达的研发和产业化平台、技术优势与营销渠道,为医药领域创新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创新服务、技术指导等一系列的服务,丁列明自己也成了创业导师。

  在未来科技城(海创园)17万平方米首期孵化平台、梦想小镇先导区块、“523”科创园区,区里重点做好规划建设,同步制定出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的优惠政策,在完成一期工程后,示范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园区二、三期建设运营;在梦想小镇,积极引入社会化专业运营机构,兴建了人才“种子仓”“良仓孵化器”“马达加加”加速器、极客创业营等35个具有市场化特色的孵化平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为人才创业提供专业化、市场化、多样化的新型孵化服务。通过这种模式,余杭全区就是一个“众创空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政府引,不如市场引

  ——人才的引进谁把握?

  郑攀的故事,可以为这个问题给出部分回答。

  这个落户在海创园的微泰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是浙大研究生毕业,美国拿了博士学位。2011年,他想回国创业,做高端医疗器械。5年后,郑攀成功了。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器械巨头三次来洽谈并购,都被他拒绝了,只与另外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进行战略合作,郑攀自己也因为产品的重大创新而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非常幸运,我落户到了海创园。管委会一直非常理解和支持我们企业。”郑攀说,项目落户到余杭,是有小曲折的。他回来考察的第一站是苏州,然后是杭州。在杭州,首先看的和其次看的,都不是余杭,他很犹豫,下不了决心。一个偶然的机会,郑攀在报纸上看到,杭州还有一个新园区叫海创园,就和海创园招商处约了时间。他踩着大雪,看了,谈了,就定了。他说:“余杭和海创园有国内最好的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服务。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政策得到切实执行。”

  郑攀的故事,说明了一件事:政府的力量和魅力。但是,“当人才和项目全面开花,当人才大战在比拼政府之手时,要做好人才工作,就不能简单局限于党委、政府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余杭对人才的又一个“市场化”判断,也是人才引育由政府主抓向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转变的一个表现。

  余杭区探索创新出引才“三法”:

  一叫“合作共赢法”,强化市场中介引才。比如邀请风投机构参与全区人才项目评审会、与“中华英才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其认为有发展前景、适合余杭产业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和人才项目给予重点关注,提高引才精准度;

  二叫“需求导向法”,强化企业主体引才。依托贝达药业、星月生物等高科技企业,建设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发(技术)中心,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建站配套补助、每人5万元的博士后引才奖励。

  三叫“朋友圈荐才法”,强化人才互荐引才。制定出台引才奖励办法,对成功推荐“国千”“省千”的人才或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的引才奖励。目前,已拨付引才奖励超2000万元,成功引进“国千”“省千”人才50余名。“海创园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等人才联谊机构,17个海外引才联络站,都是余杭努力将高层次人才之间的人脉资源转变为余杭人才资源的一部分。

  “三法”之外,还有余杭引才服务上由“保姆式”向“店小二”式的转变。这个服务,同样要专业,既不能当高高在上的“老板”,也不能当事无巨细的“保姆”,而是要扮演好“店小二”角色,努力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持续释放服务聚才正能量。

  “全程式”代办服务,“导师+辅导员+联络员”的创业辅导体系个性化服务,购买市场服务,引进省商务厅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中介,向人才发放“创新券”,形成“政务大厅+服务超市”的服务模式,推行智慧服务建设“淘未来”智慧人才服务平台……凡此种种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服务,让人才感动之余,还引来了央视的《焦点访谈》,专门聚焦梦想小镇,播了个《当好“店小二”成就“大掌柜”》专题节目。

  站在浙江人才建设前列的余杭,下一个五年的省内目标是:全省人才生态“第一强区”;下一个五年的国内目标是:中国的“硅谷”。可能吗?这是该由余杭来回答的第七个答案!

  (本版照片由余杭区委人才办提供)


浙江日报 智搜 00010 是什么,造就了这个“全省第一” 2017-06-11 浙江日报2017-06-1100008 2 2017年06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