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深读·美丽乡村

仙居上横街村《民宿地图》——

一个村庄的转型记录

  带着学生前往治水一线,到达仙居县白塔镇上横街村,我就被这个艺术感十足、同时又有烟火气息的村庄征服了。说它艺术,这里粉墙黛瓦,房屋错落有致,走过街角,你就能与一幅画卷不期而遇;说它烟火,是因为这里处处透着农家的生活情趣,清澈见底的溪渠旁,摆放着旧时农家的石头器皿。

  漫步村庄,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每一天每一个时刻都干净整洁。谁也想不到,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脏乱差”的景象。

  我与村党支部书记许子兵聊天得知,几年前,他从云南回乡担任支书时,“村里底子很薄,家家户户养猪养鸡,到处都是露天猪栏、鸡舍、粪坑,环境差得很”。

  2014年,仙居在全县农村开展“人畜分离”工程,由县里补助,集中建设畜牧生态养殖集中点,将生活区和养殖区分开。

  同年,上横街村召开会议,由村民自主决定是否继续养猪:不养则拆除猪栏,复还绿地,可获一定补偿;养则拆除各家栏舍,在村里建设集中养殖点,进行生态化养殖。

  最终,上横街村集中建造了20间“花香猪舍”,并统一进行废水截污纳管,建造栅格式沉淀处理池。

  远远看去,“花香猪舍”是徽派建筑风格,墙上绘有乡村风景,不知情的人真的看不出那竟是一排猪舍。走近以后,也几乎闻不到异味。

  猪舍整治以后,村子的环境变好了,但是村民的环保意识还有所欠缺。许子兵带着村干部行动起来,专挑村民中午吃饭的时候走街串巷。有村民端着碗在家门口吃饭,一边吃一边就把垃圾扔在门外,许子兵也不说什么,村民扔,他就捡,村民看到村干部这样做,就不好意思再扔了。就这样,许子兵和村干部坚持了一年多,硬是让村民改掉了随地扔垃圾的习惯。

  房前屋后变干净后,村民们再也不能忍受美好的环境被随地乱扔的垃圾破坏,不仅将各自的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屋旁路边也再见不到生活垃圾。

  虽然,现在村里只配备了两名卫生保洁员,但根本不用担心环境问题。保洁员只需每天早上5时到8时到村民家中上门收取垃圾,并将垃圾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

  从污水纳管到人畜分离,从清水长流到垃圾分类,上横街人将自己的家布置成了花园村庄,也为发展民宿经济做好了准备。

  小村发展乡村旅游,也不大拆大建,而是突出乡土特色,保留村庄原有历史风貌,让来到这里的人都能体味乡愁。

  比如“乡里乡亲”,是上横街的一个特色存在,备受村民喜爱。这里原来是一个土木结构的小院,设计者在保持原有建筑肌理的基础上,保留了原有土灶和两侧木楼梯,设计了茶水间、聊天室,同时打通空间、增加采光,将其打造成了一个留有乡村记忆的公共活动空间,供村民、游客休闲。上横街村还对一些老屋进行集中改造,打造了“三棵树”“猪栏工坊”“五方亭”等一批村内公共空间。

  在这里,山水与当地人切身相关,他们生活在优美的环境里,也自发用行动守护着。我们也在村庄写生,并为其量身绘制了一幅民宿地图,方便游客进村游玩。“山好水好,我们的生活才美好。”仙居人这样告诉我们。


浙江日报 深读·美丽乡村 00011 一个村庄的转型记录 2017-05-23 4021032 2 2017年05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