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雄:做浙江“智慧引擎”领头羊
本报记者 曾福泉 整理
【胡建雄,曾任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长期从事科研管理工作。这位80岁的老者,清楚地记得半个多世纪以来浙大科研发展历程中的种种故事,这一历程与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科技振兴紧密相连。在本文中,他细数老一辈科学家及他们取得的成果,正是为了说明:大学的科研创新要为国家、为社会、为地方服务,特别是为国家重大需求作贡献。】
浙江大学12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艰苦而蓬勃向上的创业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浙大立足国家需要,在艰苦条件下完成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近40年的时间里,我在多个岗位上参与浙大科研管理工作,和科研人员共同奋斗,见证了全校师生员工创造的辉煌成就。
我国第一台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第一台高速摄影机、用浙大教授提出的“沙井”法建成的慈溪杜湖水库、炼制球墨铸铁的冲天炉……浙大能有今天的科研学术地位,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取得的这些科研成果是密不可分的。比如,浙大研制的高速摄影机在我国核试验中发挥重要作用后,国家就决定在浙大建立一个光机电结合的中试基地,拨款90万元,这在当时是不得了的大数目。
可见,有了这些科研成果打基础、做后盾,浙大才能在国家重大科研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到上世纪80年代,我们建议教育部在大学建设科研基地,第一批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专业实验室落户浙大,大大加强了学科的基础研究,为优势学科腾飞望远积聚了能量。
推动生产力发展、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我认为这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功能。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光只是抓规模、抓土地、抓房子,重要的是要抓牢科研创新这个基础。科研创新要为国家、为社会、为地方服务,特别是为国家重大需求作贡献。在这方面,浙大有优良的传统。
电机系郑光华、汪槱生等教授在1958年研发的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属世界首创,在新中国电力工业发展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为国家自制大型发电机铺平了道路,我国自制发电机的单机容量和发电机总装机容量由此迅速增长。半导体专家阙端麟院士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明了生产高纯硅的方法,才有了今天光伏产业的遍地开花。化工专家侯虞钧院士在上世纪50年代与国外科学家共同提出“马丁—侯”方程,为石油企业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老一辈科学家在浙大还有很多,他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不求名、不求利,于科研创新孜孜不倦,一心为国家作贡献。
在路甬祥院士任浙大校长期间,学校明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到生产要一条龙,科学研究最终目标是为推动社会发展服务、为国家战略服务。一级学科办教学,二级学科建立研究基地,发挥学科优势,这样创新才有源头活水,这一思路延续至今。上中下游一条龙转化为生产力,这点浙大是有优势的。长期以来,浙大与地方和企业的横向合作、大大小小的应用项目很多,企业成为学校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而科研人员则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上世纪80年代我们有一句口号:“科研要吃百家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浙江是浙大立足之地,是“百家饭”里最主要的“饭碗”。浙大要继续做浙江“智慧引擎”的领头羊和主力军。
(本报记者 曾福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