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台州自信的金融力量

台州农信:守好小业务 成就大事业

  台州农信:守好小业务 成就大事业

  徐子渊 罗亚妮

  ■ 台州“大抓项目年”特别撰稿之金融服务(10)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领域。对此,省农信联社台州办事处主任朱朋远更觉信心十足,他说2017年更要配合政府做好惠民生项目,让农信联社走进千家万户。

  “我们农信系统就是坚持‘姓农、姓小、姓土’。”在60分钟的访问过程当中,这句话被提及15次。朱朋远相信,这句话是支撑浙江农信从1952年走到如今的不二法宝,也将是台州农信接下来的工作方向,“这句话不能只停留于嘴上,要体现在我们的每一项工作中。”朱朋远自信地说道。

  聚焦百姓需求

  提供最佳服务

  “太方便了!”家住金清镇下梁村的李大伯说:“以前,到区社保大厅来回要坐近两个小时公交车,中途还要换车;现在银行的营业大厅不仅离家近,还不拥挤,一二十分钟就搞定了。”李大伯可以足不出镇就能办理社保业务,得益于路桥农合行与路桥区人力社保局共同推出的“社银联通”工程。

  而玉环市民叶祥青表示:“以前办个保险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到农商银行一次性就能办好,真的方便了很多。”3月1日起,玉环农商银行联合县地税局、县人社局开办社会保险个体参保网点延伸服务,社会保险个体参保人员可以在玉环农商银行办理各项社保业务,实现了全县社会保险个体参保“一站式”服务。

  之前,市民们去社保大厅办理社保业务,不仅等待时间长,有时还要在社保大厅和银行之间两头跑,费时又费力。而今后,像路桥、玉环这样在银行网点实现办理社保业务“最多跑一次”的将在越来越多县市区实现。这是省联社台州办事处为了响应政府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落地生效而创新的改革。下阶段,台州农信将依托点多面广的网点优势,加强同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合作,推动各类政务资源和民生项目入驻物理网点,让更多业务办理能实现“最多跑一次”。

  每个县市区的项目并不完全相同,不变的是让市民办理业务更加方便的初衷。如今,他们还将目标聚焦百姓切身利益,不断拓展市民卡的应用,来助推智慧城市建设。

  以市民卡为载体,以强化服务渠道、深化跨业合作为突破口,对接四大智慧项目,实现社会价值和自身效益的同步提升。截至2016年底,台州农信全市共发放市民卡407万张。

  如何让市民卡更加惠民、实用,温岭农商银行将市民卡作为一卡通介体,利用市民卡的金融和小额支付功能,将市民的各类卡进行整合,成功对接“智慧医疗、智慧市场、智慧交通、智慧校园”等四大智慧项目。

  2016年,温岭农商银行在温岭太平路菜市场布放120台智能秤及智能POS机,不仅让市民能够直接通过市民卡、微信、支付宝、丰收付等方式实现便捷结算,还能通过电子秤销售记录实现食品溯源,让老百姓买菜结算更方便、也更放心。

  助推美丽乡村

  打造“绿富美”后盾

  在浙江的土地上,正在进行着2.6万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面貌深刻变化,美丽乡村成为浙江的一张金名片。

  台州的三门、天台……美丽乡村的建设每天都带来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离不开台州农信在背后给予的支持。

  三门县横渡依托自然资源和古村落民俗文化,全力打造以休闲旅游为主题的山水画小镇。其中,东屏古村和岩下潘村作为该镇“美丽乡村”建设的两个标杆村,发展潜力巨大。但在发展之初,该镇却因项目前期投入较大、资金周转困难等原因,迟迟无法破土动工。

  “我们村作为乡村旅游的先行村,需要建造风格一致的农家乐,村民们都支持这项工程,但全村67户农房要全部拆掉,进行统一规划,投资较大,对老百姓来说资金是最大的难题。”岩下潘村书记说出了不少农户的心声。

  作为当地金融支农支小的“主力军”,三门农信联社及时派员实地考察,充分了解该镇“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需求情况,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贷款,给予利率优惠。考虑到农户外出不方便,该联社还多次组织上门服务,为有资金需求的农户现场办理贷款手续。近年来,该联社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贷款。至2017年2月底,累计发放美丽乡村建设贷款1235户,共1.38亿元。

  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公布了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天台县后岸村榜上有名。同时,后岸村还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浙江首批慢生活休闲旅游示范村。如今的后岸村发展得红红火火,而发展之初也面临发展资金缺乏的大难题。了解情况后,天台农商银行主动对接,开展整村授信,批量发放贷款2000多万元,支持村集体成立村级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帮扶村民办民宿。在农商银行的帮扶下,后岸村成了天台县首家省级信用村,促进了天台民宿经济的迅速发展。天台农商银行1.2亿元美丽乡村贷款,成为新农村变身“绿富美”的坚强后盾。

  践行普惠金融

  实干成就大业

  黄岩智能模具小镇是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黄岩农合行根据《浙江农信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抓好对接、服务、融合文章,着力完善“四+”模式,积极打造金融支持特色小镇的样本,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新型产业发展的水平。

  黄岩农合行在助力黄岩模具智能小镇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强对小镇的走访和信息采集工作,借助省农信联社的“普惠快车”“小微专车”系统,对企业与商户、企业员工开展信用评定,更好地发挥信用数据效能,夯实“信用小镇”建设基础。

  除了帮助特色小镇的建设,台州农信为夯实普惠金融基础,推出了多种特色项目。椒江农合行力行“五推”,以“普惠快车”延伸服务触角,以“小额信贷”打造绿色通道,以“税微贷”实现多方共赢,以“信保基金”化解融资难题,以“爱心卡”普惠低收入群体,切实升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驱寒送暖、摆脱经营困境、破解成长烦恼。

  台州农信在发展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忘了自己的服务宗旨。他们支持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也支持着农村金融的发展。

  今年,在临海农商行桃渚支行的信贷支持下,桃渚鱼山洋水产专业合作社又扩建了100亩的养殖池,准备养殖海蜈蚣。

  “海蜈蚣亩产量比普通的海鱼要高,估计年收益能翻一番”。合作社负责人金良昌从事养殖有10多年了,每次合作社面临发展机会,资金缺口都是一大问题。然而,自从合作社被评为2A等级后,他再也不为资金发愁了:凭借良好信用,他拿到了120万元贷款,并享受基准利率,大大减轻成本负担。

  对合作社进行综合信用评级是临海农商行近几年持续推进的为农服务举措。今年,该行进一步联合农合联制定了《临海市农合联信用服务规范》,全面推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信用评价,有效解决了农户和银行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当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据介绍,目前临海已经完成了全市230家合作社的信用评级,其中评出AAA级合作社12家、AA级合作社33家、A级合作社38家。建立农户信用档案26.37万户,覆盖面达95%。

  为有效助推“三位一体”改革,台州农信机构坚持普惠金融和合作金融相结合,在支农服务上精耕细作,不断创新和丰富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均受益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仙居农信联社开发的“互助通”系列贷款产品,针对不同行业类别为会员量身打造的粮链贷、农合贷、电商贷、农场贷四大“惠联贷”系列产品等,都从不同层面有效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

  如今,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台州农信始终坚持“姓农、姓小、姓土”核心定位,坚持支农支小支实,围绕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做普惠金融主力军和百姓身边的贴心银行。“并不是我们没能力去做数额巨大的项目工程,而是不能所有人都盯着大项目。我们有自己的定位和坚守,配合政府做好末端的配套服务,这样才能上下联动,推动大项目加快步伐往前走。用心守好自己的小主业,来成就政府的大项目。”朱朋远说。


浙江日报 台州自信的金融力量 00019 台州农信:守好小业务 成就大事业 2017-03-28 浙江日报2017-03-2800004;浙江日报2017-03-2800007;浙江日报2017-03-2800008;浙江日报2017-03-2800010;浙江日报2017-03-2800012 2 2017年03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