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垃圾分类引发热议——

环卫工人代表一番话赢得深情点赞

  本报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刘乐平) 7日下午3时,浙江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在第一小组,会议召集人请大家畅所欲言,自称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发言”的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物业服务发展分公司清扫保洁员陈腊英“一反常态”要求发言。“我想谈谈垃圾分类,这是件小事,也是件大事。”接过话筒,陈腊英代表发言时多少有些紧张。

  平常不怎么看电视的陈腊英,对这条新闻却很熟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习近平总书记这么重视的这项工作,我们走在了前列。”说起自己的本职工作,陈腊英越来越自信——

  “杭州的天子岭静脉小镇,是一个以绿色为主题、以环保产业为核心,集生态文化、工业旅游、科教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我觉得以特色小镇模式来破解垃圾治理难题的经验,值得推广。”

  “‘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外露、沿途不渗漏’的杭州清洁直运模式也值得推广。到去年底,杭州清洁直运已实现主城区全覆盖,开通清运线路366条,设置集置点9316个。”

  介绍完垃圾分类的“杭州经验”,陈腊英建议:“城市垃圾从产生到最终处理,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到位,都会对后续环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垃圾治理全局,因而必须制定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信息化管理等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

  陈腊英话音刚落,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协副主席张鸿铭马上举手示意要求发言。“这里我要感谢陈腊英代表和她背后的城市美容师们,感谢你们为美丽杭州作出的贡献。浙江的垃圾分类经验在全国推广,有你们的功劳!”张鸿铭注视着陈腊英,饱含深情地说。这是一位刚刚卸任的市长对一位基层环卫工人发自内心的感谢。

  随后,张鸿铭介绍了杭州生活垃圾“三化四分”的成效。早在2000年,杭州成为全国第一批8个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之一。杭州全面推进生活垃圾“三化四分”以来,成效十分明显。

  张鸿铭报出了一组数字:目前,杭州主城区日均产生垃圾1万余吨。2015年之前,生活垃圾每年以10%以上的增量飞速膨胀。而2016年,主城区全年生活垃圾产生量370余万吨,只比上年同期多了不到2%。“今年杭州将全面启动‘五废共治’,不仅治理生活垃圾,还要治理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等,让垃圾变废为宝。”张鸿铭说。

  “杭州真是一座可爱的城市!”听到激动处,坐在边上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干脆站了起来,他跟大家分享了一件趣事。当年,许江在德国留学时,常常看到这样一幕:一群德国青年在大广场上集会,玩到深夜酒到微醺,还不忘记把啤酒瓶拿到一个规定的地方投进垃圾桶。许江认为,垃圾分类不只是物理拆拣,更指向生产生活观念的变迁。

  垃圾分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要靠长期教育形成的文化氛围,文化总是会在细微处起作用,许江建议,垃圾分类一定要通过持之以恒宣传和教育,最终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环卫工人代表一番话赢得深情点赞 2017-03-08 3282058 2 2017年03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