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在现场

来自浙江的两位全国人大代表——

普及移动支付,让数据多跑路

  本报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董洁)随着支付方式的变革,“无现金城市”也成了两会代表委员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在这方面率先探索的浙江,多位代表带来了相关建议议案。

  全国人大代表虞纯曾是杭州公交集团的一名普通司机,今年初刚退休。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促成了她带来“关于全面推进无现金城市建设的建议”——进一步普及移动支付,建设“无现金城市”。

  她跑的是杭州4路公交车,沿途要经过西湖风景区的一些重要景点。“两三年前,我跑一趟大概有五六百元的车票收入,大多都是硬币。”去年G20杭州峰会前夕,杭州在部分公交车上试行了“无现金”移动支付,通过支付宝的城市服务和公交支付功能生成付款二维码,在刷卡器前一扫便顺利完成支付。

  显然,虞纯代表的建议和她生活的城市密切相关。支付宝在杭州普及度非常高,大到星级酒店,小到一个农贸市场的摊点,都可用支付宝完成支付。“蚂蚁金服”的数据显示,目前,杭州超过95%的超市、便利店能使用支付宝付款;超过98%的出租车支持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还只是“无现金城市”建设的一个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侨联副主席、浙江省侨商会常务副会长陈乃科,今年带来“关于全面助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的建议”,也勾画出一幅更立体的“无现金社会”图景。

  他说,2016年的《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指出,在可行条件下政府机构向消费者和小型企业做出大额经常性支付应数字化,也鼓励加强各盈利、非盈利组织的经常性支出非现金化。此外,建设“无现金社会”,有助于推动建设全新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支付体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助力普惠金融,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陈乃科代表举了丹麦的例子,在2014年停止印刷纸币之后,2016年丹麦公布了一系列动议,允许零售商拒绝现金支付,仅接收移动支付和银行卡支付。此后,全世界都在讨论数字货币。

  在陈乃科代表看来,建设“无现金社会”,有助于推动建设全新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支付体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助力普惠金融,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也将大大降低货币的发行成本,加速经济贸易资金的流转流通,有效提高经济交易行为的效率。再者,进入“无现金社会”后,逃税行为也将无处遁形。

  2017年2月,央行在发行数字货币方面取得新进展: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测试成功,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在该平台试运行,旗下的数字货币研究所也将正式挂牌。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央行将成为首个发行数字货币并开展真实应用的中央银行,这也成为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的基础。

  陈乃科代表建议各级政府示范并引导“无现金社会”建设。“建议以打通‘互联网+’政务为切入点,让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深入每个老百姓身边的场景率先实现无现金,真正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

  他说,一方面,要鼓励院校科研机构与市场参与者深化合作,加大对生物识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密码与安全攻防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力度;另一方面,鼓励在被论证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加快研究向应用的转化落地,提升无现金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陈乃科代表以生物识别为例说,2016年杭州G20峰会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中,明确建议推广生物识别作为身份认证手段,以安全可控地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尤其是让消费者能享受更便捷的支付服务。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在现场 00006 普及移动支付,让数据多跑路 2017-03-08 3282004 2 2017年03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