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要闻

展现从“鸡毛换糖”到走向世界的创业之路——

《鸡毛飞上天》,抒写浙商精神

  本报讯 (记者 董小易 通讯员 陈锦青) 3月3日,一部叫《鸡毛飞上天》的精品商战大剧开播,收视率节节攀升,引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程蔚东等业内人士纷纷为《鸡毛飞上天》点赞,夸奖它“以小人物的命运故事来折射时代巨变,从火热的当代生活中汲取艺术营养”。

  《鸡毛飞上天》是中宣部和浙江省委宣传部重点扶持的影视剧项目,以一对夫妻的感情与创业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义乌商人从“鸡毛换糖”起步到走向世界曲折又辉煌的创业经历,反映了三代义乌商人在风雨路途中坚持信念、守望梦想的峥嵘人生,呈现了改革开放近40年来浙江义乌的商业巨变。它是继《向东是大海》《温州一家人》后,浙商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不少义乌当地人看到《鸡毛飞上天》里的一幕幕景象,都激动得眼眶泛红。“记得有一年冬天,我一个人挑着货郎担行走在雪地里,从江西吉安一路走到永阳,从早到晚足足走了上百里路。”老“敲糖人”陈耀田说。

  义乌雨伞协会秘书长龚益民也感同身受:“我从电视剧里看到了我自己,我也曾在绿皮火车上四处为家。当时的火车速度慢、乘客多,我经常买不到坐票,只好掩鼻闻着汗臭味脚气味,躲到硬座座位下将就一夜。有时为了省点住宿费,就干脆躺在车站板凳上睡觉。”

  为了更好地体验“浙商精神”,该剧制片人、杭州佳平影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家平在找编剧申捷创作剧本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让他深入义乌基层。拍摄期间,剧组组织企业家座谈,到当地浙商家中吃饭,近距离交流,深挖他们辛酸和艰难的创业故事。

  作为中国最大的商帮,经过多年的拼搏,浙商像春草一样生长在天南海北。无论老一代浙商,还是中生代浙商乃至新生代浙商,这个群体都已成为大IP,他们的个体行为或集体行动,往往都会引起网红般的关注。去年底,宗庆后被发现坐高铁二等座去义乌,便是一例;至于马云,一言一行皆受人关注。《鸡毛飞上天》聚焦浙商,本身已自带流量,想不红都难。

  “《鸡毛飞上天》所叙述的义乌故事,就是中国故事;它所抒发的义乌情怀,就是中国情怀;它所描绘的‘义乌梦’,就是‘中国梦’的一部分。这部讲述中国故事的作品,能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人的创业故事。”吴家平说。


浙江日报 要闻 00011 《鸡毛飞上天》,抒写浙商精神 2017-03-08 3279001 2 2017年03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