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进行时

文章导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分子的重要讲话在浙江引起强烈反响

汇聚磅礴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本报杭州3月5日讯 (记者 曾福泉 李雅南 唐梦霞 陈宁 李文芳 马悦 曾杨希 刘慧 陆遥)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政协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在浙江代表委员和浙江社会各界中引起强烈反响。

  “全社会都要关心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社会氛围。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如和煦春风,吹拂浙江大地,吹进知识分子的心扉。

  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积极作为报效祖国

  殷殷嘱托,使命光荣。

  在3月4日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总书记对广大知识分子提出殷切希望: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总书记系统阐述了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必将营造出整个社会充分尊重知识分子的好氛围。”省农科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汤江武研究员激动地说:“我们广大知识分子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树兰医疗发起人李兰娟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这两天我们科技界人士都在学习讨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大家信心倍增。”

  “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知识分子要勇担重任,积极作为。我们将按照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求,努力探索出一条医改的新路,为人民健康作出贡献。”李兰娟说。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文海研究员振奋地说:“当今国家、地区、企业的竞争,其本质都是人才的竞争。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穿着强烈的人才意识,体现了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的治国理政思路。我们当始终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更加奋发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谈到今后的工作计划,这位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科学家深感肩上责任之重:“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这个时代让知识分子学有所用、用有所获。我们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不负所望。”

  创新发展永无止境

  不断攀登科技高峰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3月5日下午,当记者拨通省人民医院院长黄东胜的电话时,他已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学了好几遍。

  “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希望我国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创新发展实践,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不断增加知识积累,不断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攀登创新高峰。这是总书记对全国知识分子的重托。身为医学界的一员,必须时时把病人记在心头,不断创新、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在黄东胜心里,“健康中国2030”是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下一步,他将继续致力于将优质的医疗资源辐射至全省基层,鼓励全院医务人员践行“双下沉、两提升”,使更多基层百姓享受在家门口看专家的服务。

  周末还在外地出差的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关于知识分子的重要讲话。他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鼓舞,让广大医学界知识分子感到时不我待。在建设健康中国的进程中,医学界知识分子更应勇立潮头、不断创新,为每一位中国人的健康谋福祉。

  王建安说,总书记提出的“要为广大知识分子工作学习创造更好条件”“让知识分子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本职工作,把自己的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的要求,令他丝毫不敢懈怠。

  他表示,“接下来,我们要更加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不辱使命,推动卫生强省建设,助力健康浙江发展。”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周建平前不久作为中国大洋43航次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组织了我国“十二五”重大科技创新成果——4500米级自主水下机器人“潜龙二号”的首次正式应用,成功获取了丰富的第一手科研资料。“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出了新的动员令。”周建平说,“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我们应当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动作为,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掌握先机,为提升我国深海资源勘探和开发能力、建设海洋强国,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助理、浙江大学现代中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雪松教授表示,高校院所在科研创新方面要发挥引领作用。他说:“集成创新是个好途径,但原创性成果更加重要。我们要有‘拼刺刀’的精神,要在专业方面有所突破。”

  “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个时代认可创新、尊重创新、鼓励创新。”刘雪松说,科技工作者一定可以大展宏图。

  家国情怀系于心中

  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就会有形无神。知识分子要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希望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自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始终坚守正道、追求真理,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身体力行带动全社会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周岚教授表示,自己将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教书育人的每一步做起,自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车声雷更加感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他说,作为一名大学老师,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接班人。“教书”和“育人”要有机结合,要像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被自然而然地吸收一样,大学老师要在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春风化雨、雨露滋润”般自然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自然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结合起来。

  伟大的事业需要凝聚强大的力量。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广大知识分子必须承担的责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教授刘海勇说,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手手相传辅导学生创作时,要注重引导作品反映中国人物品行、修养等社会人文精神,在教授技艺的同时,更要传达民族精神、家国情怀、人文关怀,从而使作品内涵丰富。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赵浩兴认为,在责任和担当方面,每一个知识分子最基本的职责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不断彰显文化自信

  推动建设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筑牢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广大知识分子的责任,也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的坚定信念。茅威涛说,总书记关于知识分子的重要讲话,让我们进一步明白了文艺工作者的新方向。戏剧人当尽心履责,向时代交出优秀的作品,弘扬和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浙江京剧团团长翁国生也有着深刻的感受。他说:“我们文艺工作者,尤其是戏曲工作者,必须要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来进行崇高的文化担当。”

  翁国生说,“文化自信,是我们精神力量的源泉,作为戏曲人,我们更要彰显这份自信。我们现在创新排演的京剧就是要给人民大众听,尤其要讲给年轻人听,除此之外还要努力让中华文化走出去,与世界文化进行平等和友好的交流。”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只要我们始终把13亿多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聚合在一起,我们的事业将无往而不胜。”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深有感触地说,总书记的这句话是目标,是要求,更是鼓励和期待,这就要求我们在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上加把劲,筑牢文化自信。崔巍告诉记者,认真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自己深感振奋和责任重大,“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们要努力通过创新的形式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于世界,被广大观众认可接受。”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进行时 00003 汇聚磅礴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2017-03-06 3245709 2 2017年03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