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观点

父母不该是
相亲的主角

  因为寒假父母安排了多场相亲,很多大学生招架不住。杭州下沙一名大三女生在10天里被父母安排了8场相亲,连喊“伤不起”。

  过年相亲似乎已成春节档的“保留节目”。长辈们乐此不疲,年轻人却叫苦不迭。这次“春节10天8场相亲”的夸张桥段,又一次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些父母有多疯狂。事实上,作为水深火热“相亲劫”的主角才21岁,远算不上“剩女”。按说,其父母完全不必这般急不可耐才是。

  父母在春节给子女安排相亲可说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趋势在近些年显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最典型的体现,就是“初次相亲时间”不断提前,甚至有不少家长从孩子进入大学开始,便将“相亲”提上日程……之所以如此,无疑与近年来全社会普遍弥漫的“剩男剩女”论调不无关系,社会现实所引发的心理波动以及预期调整,在为人父母者身上呈现得最是极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已然成为恐慌情绪支配下婚恋市场的“挤兑者”。

  诚如我们所见,实际生活中,父母为子女组织的相亲,很多已经超过了合理、必要的范畴,俨然变成了一种强迫性囤积症。给子女安排的相亲年龄越来越小、相亲次数越来越多,不少父母所共同采取的这种策略,归纳之无非有两个核心,即“提前卡位”“走量致胜”。可是,从真实效果来看,这一做法不仅大量耗损了家长权威和亲情黏性,也并未成就多少美好姻缘。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有意愿在子女的婚恋过程中施加确定性的影响,而当这一切集中压缩在春节假期的短短几天里,事情注定会变得极端而荒诞。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年期间父母通过安排相亲怒刷存在感,恰恰说明在平常的日子里,他们已经没有多少机会去参与子女的人生进程。对他们而言,给孩子张罗相亲也是一种自我的心理补偿,借以弥补那种被隔绝于儿女日常生活圈子外的寂寥之感。

  父母给子女安排相亲,其内容早已超出了单纯的婚恋范畴,而注定是关于代际责任、代际权利的周期性确认。只不过,诸如“春节10天8场相亲”的离谱故事,却向我们预示了另一种可能性:总是迫不及待安置子女人生的家长们,却可能因为自己的沉不住气,最终与儿女渐行渐远。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8 父母不该是
相亲的主角
2017-02-07 浙江日报2017-02-0700010 2 2017年02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