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深读·政治纵深

【考核之规】

懒散干部难过关了

  【本报记者李攀】

  刷卡、刷脸、刷指纹,企业考勤员工办法多,规则严,原因再简单不过,企业讲究“效率”,容不下尸位素餐者。那么,对干部的考核能不能加以借鉴?

  今年11月,在台州临海的一次采访中,我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当地组织部门在全市的干部队伍里,力推一款干部日常考核APP软件,借助智能手机定位功能,干部只有进入各自的工作区域后,才能顺利签到。即使有外勤任务,到达出勤地后,也需要通过拍照定位功能进行信息采集,并将定位照片提交给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同意后签到有效。

  事实上,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干部考核工作,将其作为提升干部素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但过去一段时间,各地对干部的考核,更看重“年度考”“届末考”,甚至“一考定乾坤”。如此考核,固然也能综合评定一名干部的成绩,但“细枝末节”的表现却被疏忽。就拿考勤来说,有的干部平时“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干、在干不认真”,靠着最后“突击补课”,依然得到不错的成绩和评价。

  可见,对干部考核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平时考核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地全面、历史地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要尽快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临海采用干部日常考核APP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再往深了讲,从严考勤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之意。这个“严”字就体现在日常管理和监督中。严管其实就是厚爱。为何要严管?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祸患常积于忽微,正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节、小过、小错,把握不好终会酿成大祸。

  如果一名干部连准时上班都做不到,我们又有何理由相信他能干成一番事业?


浙江日报 深读·政治纵深 00010 懒散干部难过关了 2016-12-29 浙江日报2016-12-2900018 2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