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温州银行业转型升级

亮出“真功夫”打赢转型突围战

  亮出“真功夫”打赢转型突围战

  周琳子

  ■ 中国银行温州分行篇

  2011年下半年以来,温州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大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企业主“跑路”的风险事件,并通过担保链条持续扩散蔓延,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大幅攀升、利润不断下滑。面对来势汹汹的不良资产,中国银行温州分行始终从维护区域经济金融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与党委、政府、受困企业共进退。

  在温州金融风险的突围战中,中国银行温州分行展现“真功夫”,5年来通过各种手段,累计化解不良和逾期贷款逾百亿元。其不良余额和不良率,始终在当地同业中保持较低水平。

不良资产化解:实施“一户一策”“一户多策”

  银行是“三去一降一补”中的重要一环,其中“去杠杆”的关键在调整结构。面对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中国银行温州分行加快结构调整,加强主动风险管理。

  温州华正集团因在2011年盲目扩张,资金链断裂,导致经营难以为继,从而将风险蔓延到金融机构,仅在中国银行苍南县支行就有近8000万元贷款无力偿还。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经过与温州市企业金融风险处置办、法院等多方协调,最终拿出解决方案:温州华正集团近100亩土地及其附属的几间厂房平移给原集团股东成立的4家新公司,债务根据土地的大小情况进行分配。

  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泡沫化,实体经济资金链和担保链风险高发,重重危机之下,去杠杆无疑成为温州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温州中行在华正集团的风险化解中带了好头。

  中国银行温州分行行长吴刚认为,在这一轮去杠杆的过程当中,银行不是简单地减少贷款的发放,而是调整好结构,对不同的企业区别对待、分类管理。

  该行对企业自救意愿强、仍有“造血”功能且没有逃废债倾向的,不仅不抽贷压贷,反而通过债务重组、贷款平移、减免利息等方式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甚至主动增加一些必要的贷款为企业“输血”;对于挽救无望的“僵尸”企业,果断拔掉“输液管”,综合采取诉讼清收、呆账核销、打包处置等多种方式,减少不良包袱,腾出宝贵的资源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支持地方经济:加强风险管理,调整投放结构

  近年来,中行温州分行紧跟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围绕温州市中心工作,将授信规模优先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消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前景好的行业。

  就此,该行创举频频:成功获批浙江省单笔获批金额超大的项目贷款——甬台温“瑞安-苍南段”项目100亿元;成功营销温州单体投资最大的市政工程PPP项目瓯江口新区一期;顺利中标亚洲特大地埋式污水处理厂项目——温州市中心片水处理项目贷款。

  同时,紧密围绕居民刚需性及改善性购房贷款需求,优先支持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从2014年到2016年11月期间,该行已批复楼盘项目142个、额度564亿元,陆续投放的楼盘项目涉及98个。

  根据地方经济特色,中行温州分行因地制宜地开展小微金融创新,尽力满足广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截至今年11月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5.44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同比新增1364户,申贷获得率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达到了“三个不低于”要求。

  该行还充分发挥自身国际化、多元化经营优势,积极拓宽资金渠道,降低融资成本。3年来,共对接国家发改委专项建设基金项目3个,“一三五”规划项目28 个,“411”全省重点项目59个,表内外授信余额合计突破900亿元,有力助推温州地方经济发展。


浙江日报 温州银行业转型升级 00020 亮出“真功夫”打赢转型突围战 2016-12-21 浙江日报2016-12-2100005;浙江日报2016-12-2100007;浙江日报2016-12-2100009;浙江日报2016-12-2100010;浙江日报2016-12-2100013 2 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