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针对智造痛点
创新金融服务

  本报讯 (记者 夏丹) 在日前举行的全省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金融创新服务对接会上,浙商银行与浙江陀曼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智能制造开展紧密合作。以金融服务创新推动浙江制造迈向浙江智造,浙江迈出实质步伐。

  作为浙江七大万亿产业之一,近年来,浙江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今年1-10月,浙江高端装备产业制造业增加值1562亿元,同比增长10%,高出同期全省规上企业增加值增速3.6个百分点。同时,1-10月份浙江智能制造装备产量同比增长20.7%,10个项目列入年度国家智能制造专项计划项目和示范试点项目,入围数居全国前列。然而,浙江制造企业在推动智能制造过程中也面临不少困难。对想要转型升级的制造企业来说,引进智能制造设备面临一次性投入大、回收周期长、设备维护要求高、后期订单形势难预计等难题,导致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极易出现资金压力大、经济效益不确定性强、风险把控较难等困难。对提供智能制造装备的浙江企业来说,下游企业的顾虑加剧了公司装备推广难度,制约了公司长远发展。

  从制造业企业的痛点出发,我省探索出“融资、融物、融服务”一体化的智能制造金融创新服务,即从推进智能制造的供需两端入手,建立政府、银行、融资租赁(担保)、保险等机构共同参与的机制,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智能制造金融服务,这也是政府转变服务方式的有益探索。以浙江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为例,它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能为下游纺织企业提供成熟的智能纺织机械及相关解决方案。但其部分下游纺织企业经常面临这样的难题:智能设备总价较高,如果一次性付款,通常压力很大,且未来订单情况也很难预计。针对这个难题,浙商银行联合日发纺机,为其下游企业提供买方信贷,专项用于在日发纺机处购买设备。对日发纺机来说,加快了其资金回笼速度,同时也扩大销售。对其下游企业来说,分期还款既延长了付款账期,减轻融资和财务成本压力,也满足了企业快速实施智能制造的需求。

  “浙商银行提供的多种金融服务模式,使得公司下游客户有了多样性选择,增加了公司业务竞争力,今年以来已累计为公司带来新增订单3600多万元。”浙江陀曼智造董事长俞朝杰介绍。在当天的项目对接活动中,我省共向广大金融机构推介了近百家浙江企业实施的85个国家及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累计投资超过60亿元。与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盼望更多银行加入,帮助浙江制造升级。”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针对智造痛点
创新金融服务
2016-12-13 2182131 2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