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利空共振,沪指创半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估值理性回归 无须恐慌杀跌
本报记者 袁华明
从12日下午开盘时起,有着十多年炒股经历的王良变得有些不淡定,时不时拿起手机看看最新的行情。“双十二,购物可以打折,没想到股价也打折了。”
当天,A股出现单边下跌走势,两市上百只股票跌停。创业板指数更是大跌超过5%,直破2000点整数关口,重回“1时代”。这也给期待年底红包行情的A股投资者泼了一盆冷水,多重利空袭来,A股还会走好吗?
沪指跌破3200点关口
从12日的行情看,尽管和深证成指相比,沪指的跌幅不算大,但是沪指重回3200点下方仍引起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在很多投资者看来,沪指的每一个百点关口都具有标杆意义,似乎都和信心有着关联。
从盘面上看,周一两市出现普跌行情。行业板块全线下行,石油、保险、钢铁等板块跌幅相对较小,最后收盘时仅银行板块逆市翻红,而软件服务、医疗行业、电子信息、装修装饰等板块跌幅较大。原本投资者都期盼大盘延续上周末升势,没想到却是高开低走的表现。当日上证综指以3233.67点小幅高开,早盘上摸3245.09点后开始震荡走低,击穿3200点整数位后继续下行。尾盘沪指以3152.97点报收,跌幅达到2.47%,创下半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在上午收盘时,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在微博中写道:“大盘跌65点,成交3495亿,蓝筹股力挺大盘,而高估股票的调整刚刚开始,其中创业板跌超过3%,值得高度警惕,高估股票要非常谨慎,好股票不应该恐慌,淡定笑看风云。”下午随着行情的下挫,李大霄也不得不写道:“淡定!淡定!”
但是市场投资者却并没有淡定,资金恐慌出逃的情绪并没有得到改变。截至收盘,沪指报收于3152.97点,下跌79.91点,跌幅2.47%;深证成指报收于10302.85点,下跌486.77点,重挫4.51%。沪深两市总成交额为6518亿元,成交量较前一个交易日有所放大。
源达投顾分析师认为,这次下跌的风险其实之前已经积累。“今日的市场绝对值得投资者牢记,当众多中小投资者怀揣慢牛开启的赚钱梦想时,却不曾想大盘突然暴跌,狠狠地给了投资者当头一棒。其实,在前期行情快速上涨的时候,市场就已经出现了巨大分化走势,沪市权重股屡屡走高,深市中小创接连走低。”
利空利空还是利空
几乎所有的券商和机构分析师都认为,12日的下跌行情,是国际国内多重利空因素叠加的结果。
随着美联储议息会议的临近,市场利空消息不绝于耳。美联储议息会议将于本周举行,加息预期已经被推到空前高度,美国国内的调查显示加息概率已超过90%。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影响,美元近几个月来总体上都呈走强趋势,包括人民币在内,非美货币几乎全部出现贬值。这对亚太股市来说,无疑是利空,是12日行情走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美联储加息等国际因素之外,对内而言,进入12月份,也开启了年底资本市场的特殊时期。有机构分析认为,近来热钱收紧、IPO提速、解禁潮来袭、大股东减持以及部分机构和企业年底资金紧张等因素叠加,这些因素汇聚起来导致大盘走跌。
年末投资者多以稳健为主,记者采访多位投资者,对于年末行情,其实很多人已经开始盘算是持股过年还是持币过年,也有投资者开始盘算年终奖投资是否投放在股市,还有投资者希望在年末做几手短线赚点零花钱。
而年末同样是各大机构和各上市公司业绩比拼的时候,包括部分ST股的保壳努力等,不确定因素更多一些。所以在年度特殊时期叠加美联储加息预期这样的国际因素,市场涨跌有时确实会出乎投资者意料。
市场正在有序调整
尽管12日沪深两市指数跌幅较大,但多数机构认为,总体而言市场调整仍是正常有序的。巨丰投顾指出,沪指连涨7周后,进入调整周期,目前已经调整了两周。杭州体育场路上一家券商营业部经理安慰正在大厅看盘的“银发”投资者们,这只是正常的回调。记者在这家营业厅看到,部分老年股民对当天的大幅下挫有些不理解,收盘后一位大伯还嘟嘟囔囔地说了很久才离去。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部分投资者将不久前的深港通与两年前的沪港通做比较。2014年沪港通之后,沪指扶摇直上,而此番深港通之后表现却一般,甚至开闸第一天表现也平平。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不能用短期目光来看待沪深港三地资本市场之间的融通,需要更长远地来观察才有意义,不能在乎一时的指数。记者也了解到,深港通正式开闸,公募基金公司成为最积极的参与者之一,多家公募基金公司早已提前布局深港通,年内陆续成立多只沪港深基金,而普通投资者则仍在观望,短期内不太可能对市场造成太大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在12日行情中,资金净流入排名前两位的板块是银行板块和保险板块。险资监管从严,险资举牌概念股也出现调整迹象,资金进出都值得关注。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永森的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底保险资金在A股举牌了约120家上市公司。近日监管层对险资的罕见严厉表态,在资本市场上已经掀起波浪,导致险资举牌概念股大跌。在这一轮市场调整中,险资合规运行也成为观察的焦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