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时评

构建浙西枢纽,谋划江海联运

——衢州港航开启发展新辉煌

  构建浙西枢纽,谋划江海联运

  ——衢州港航开启发展新辉煌

  李 峰 孙 夏 许为佳

  衢江航运开发工程是浙江省内河水运复兴行动计划的重大项目之一,复兴衢江航运,功在千秋,利在当代。复兴后的衢江航运不仅将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撬动浙西经济发展的新杠杆,更将为金丽衢产业带提供重要的交通支撑。一个恢弘的时代即将开启,一个“穿山越水”的梦想渐行渐近,一个“通江达海”的衢州正呼之欲出。

建设“五润文化”,复兴衢江航运

  衢州市地处浙江西部,南接福建,西邻江西、安徽,东北向与省内金华、杭州、丽水3市相邻,是我省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的结合部,是连接闽、赣、皖3省经济发展的走廊和交通要道,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区域内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与杭州、宁波、上海等地的交通联系便捷。

  自改革开放以来,衢州市从无到有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发展成为国家化学工业基地。地区产业支撑基础雄厚,现已形成以氟化工、有机胺、小型矿山风动机械、有机硅(单晶硅)为四大中心和以新型干法水泥、电光源、高档特种纸、金属制品、输电变电设备、精细化工、钙产品、竹木加工、消防器材、蜂产品为十大特色的产业基地。

  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产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衢州正迫切呼吁着更高效、更便捷、更多元、更低耗的运输方式——沉寂许久的“衢江航运”成为了人们视线的焦点。

  2012年3月,浙江省政府批复《浙江省内河水运复兴行动计划》,提出未来几年浙江全省将围绕“提升京杭运河、重振钱江水运、构建内河枢纽、发展海河联运”的工作重点。随着钱塘江中上游航道通航环境的改善,衢州港航事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从生态角度看,航运低排放、低耗能、低建造成本3个重要特点让衢州“青山绿水”的生态牌愈发优质;从人居角度看,航道的建设打造了秀美的沿江环境,也大大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宜居环境;从旅游角度看, 衢州市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历史名人辈出、风景区众多,航道开通后游客可以坐船游览衢江和钱塘江,水上旅游的发展势必将成为体验衢州秀美山水的独特体验方式。

  由此可见,衢江航运的复兴计划不仅仅是一次经济考量下的行动,更是一次综合考量下的明智选择。“通江达海、江海联运”的水运格局,“后发崛起”时代的衢州港航事业,“衢江航运”复兴战略的不断推进,都对衢州市港航人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港航人切合自身实际创建了“五润文化”——“三衢水润、神韵弘润、同心和润、惠风德润、品高清润”。“五润文化”以“润”字为核心,把港航文化和港航具体工作有机融汇,意在以文化为引擎,加快港航队伍建设,推动行业转型发展,力争经过3年至5年的时间,将港航管理局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文化深厚的服务型机关,培育起适应衢州经济社会需求、与衢江航道建设相匹配的航运产业。

  如衢江一般朴实、坚韧、无私的衢州港航人,心潮澎湃、豪气干天。截至目前,衢州港航先后有3人和1个基层站所被评为浙江省交通运输行业“百名最美”,有1人被评为衢州市“五星”志愿者,有2人被卫生部、红十字总会、原总后勤部联合评为无偿献血铜奖。而衢州港航文化也获得了全省港航管理系统“十大最美品牌”的殊荣,港航管理局还被交通运输部评为了2014~2015年度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

“航电结合”新模式,化蛹为蝶新蜕变

  2008年,衢州市政府确定了衢江航运开发工程采取“政府主导、航电结合、以航为主、以电养航”的整体开发模式。在这样的开发模式指导下,全省首个航电结合开发模式的工程——红船豆枢纽及船闸于2010年9月份开工建设。

  红船豆航电枢纽是钱塘江中上游衢江(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9.67亿元,工程任务以航运、发电为主,结合改善沿江两岸水环境,兼顾农田灌溉等综合开发。其闸址位于龙游县境内的衢江与灵山港汇合口上游约6.8千米的衢江干流上,距龙游县城约4.5千米,库区集水面积9216平方千米,是《钱塘江流域综合规划》衢江干流六级开发中的第三级枢纽,也是以航运为主,兼有发电、防洪、灌溉等效益的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今年3月13日红船豆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截至今年10月底,累计发电4745.6万度。红船豆航电枢纽的建成,标志着钱塘江中上游复兴工程建设由此拉开序幕,流淌了数千年的衢江正式开启了化蛹为蝶的蜕变。

  像这样的工程在衢江河段内共有6座,自上而下分别为衢州境内的塔底船闸、安仁铺航电枢纽、红船豆航电枢纽、小溪滩船闸以及金华境内的游埠航电枢纽和姚家航电枢纽。2012年,安仁铺枢纽及船闸工程开工建设。2013年,汀塘圩大桥改造工程开工建设。2014年,小溪滩船闸工程开工建设。2015年,塔底船闸工程开工建设。航电枢纽是以航为主,对河流进行梯级渠化,并兼有发电等其他功能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其建设初衷、投资及运营,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水电枢纽。

  航电枢纽和壅高上游水位形成优良的深水库区航道,既可以调节下游流量,也可以超越航道整治的极限,永久性地提升航道等级,提高通航保证率,从而推动衢州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利用航道形成的落差兼顾清洁能源的发电,做到“水尽其用”,“航电结合”的模式,将水资源综合利用达到了优化模式。

  预计至2017年钱塘江中上游衢江全线建成通航,将打通束缚航运的瓶颈,为衢州市提供一条“黄金水道”。到2020年衢江航道年水路货运量将达1670万吨,年节约运费约4亿元,年平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3万吨。这对于构建衢州水运、公路、铁路、航空优势互补的“四位一体”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发挥衢州市的区位优势及物资集散枢纽功能,提升衢州对周边城市的影响力、辐射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钱塘江“黄金水道”经济带具有深远意义。

助力经济发展,

打造“绿色港航”

  “绿色”是一个理念,“绿色”更是一个行动,“绿色港航”是港航人落实港航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要求,它贯穿于港航建设和运营的全寿命周期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绿色设计、绿色施工、高效运营、畅通行驶、精细管理、智慧服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一条钱塘江中上游的绿色航道——衢江,正向我们缓缓“走”来。

  在工程建设期内,衢州港航的绿色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用能结构更加合理,不断提高电力消耗所占比例。

  一个以推广应用绿色港航运输装备和辅助设施,构建集约高效港航运输组织体系,加快港航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发展,促进绿色港航管理能力建设等五个主要任务为重点的衢州“绿色港航”蓝图逐步形成。

  自开工以来,衢江(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从初步设计、施工图概算、能耗定额估算、施工工艺等多方面贯彻绿色航道理念。工程建设过程中创造性的应用了资源重复利用技术、节约钢材技术、提高电气设备利用率技术、生态格宾网技术等一系列绿色施工工艺,从而使得工程在建造中和使用时都能达到节能减排、降低能耗、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效果。于2012年12月份开工建设的安仁铺枢纽及船闸工程,防洪堤上部就完全采用了生态格宾网技术下的格宾网卵砾石挡墙,从而改善了沿岸生态环境,节约了不可再生资源。

  借助“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的发展机遇,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浙江省内河水运复兴计划、浙江省绿色港航建设、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开发建设工程、衢州港总体规划”提出的总体要求,一个与其他运输方式相协调的“y”字型干支结合航道体系,将为衢州的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兴起带来新的动力;一个“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将为衢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建设投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浙江日报 时评 00004 构建浙西枢纽,谋划江海联运 2016-12-07 浙江日报2016-12-0700015;浙江日报2016-12-0700019;浙江日报2016-12-0700021;浙江日报2016-12-0700023;浙江日报2016-12-0700016 2 2016年12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