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借随还增加管理难度 仅靠自律推高道德风险
杭城共享单车管理有待探索
本报记者 钱祎 唐骏垚 实习生 吴杰
共享单车在为市民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的同时,也面临着违停、占道等问题。
当自行车站上“互联网+”的风口,它改变着城市传统公共出行模式;共享经济时代的到来,实际在更深层次、更广层面引发以何种态度迎接新经济的大课题。我们的城市管理,能适应新理念和新服务吗?共享单车为人们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是否也让社会生活更便利?记者继续展开调查。
共享单车面临三重考验
谁也没有想到,共享单车的浪潮会以这种迅猛的姿态呼啸而来。
然而,随着尝鲜队伍不断扩大,共享单车也引来一些抱怨。因单车构造各异,有人说座位不能调节、刹车难用;有人说车身重、没有放置物品的车筐;还有人说GPS定位不准、高峰时找不到车等。
更让人尴尬的是,在对传统公共自行车痛点进行改良的同时,共享单车本身也存在一些痛点。
痛点一,道德风险。据相关媒体曝光,因为没有固定的停车桩,共享单车不仅监管成本上涨,而且出现了用户私藏、车辆损毁、乱停车占道等情况。“摩拜单车”方面曾透露,其在上海的损毁率高达10%。
痛点二,信息安全。扫码解锁功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伪造假二维码,造成用户信息泄露、财务损失。
痛点三,供求失衡。由于高峰期用户激增,有些地方出现找不到车的现状。如果共享单车的找车功能不能明显区别于传统公共自行车,反而成为“鸡肋”。
然而对于城市管理部门,面对的则是社会管理与规范问题。
共享单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不可避免地对城市公共空间资源造成压力,这种矛盾在人流密集的交通枢纽更易激化。
有专家表示,没有了固定停车桩的统一管理与规范,仅靠人们的道德自觉和用车人举报机制来约束用车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共享单车的监管风险。
杭州城区暂无统一规范
可以说,共享单车对杭城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总体来说,相对于杭州的城市面积和人口,目前共享单车的数量还比较少。但未来,仅“骑呗单车”就将在杭州投放10万辆车,如果其他共享单车公司再加入,杭城公共自行车行业也将面临“群雄逐鹿”的场面。
记者了解到,杭州城区的非机动车实行属地管理,主要由各街道(镇)有关部门进行管理。
在“骑呗单车”公司所在的上城区望江街道,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街道还没有投放共享单车。但车是流动的,不排除有用户骑到该街道管辖范围内。
“作为街道来说,肯定会管理一下,比如乱停的车给放放好。不过,我们的管理只是辅助,最终还是需要企业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来约束用户行为。”该工作人员认为,如果划定区域让共享单车停放,“那不是与小红车一样了吗?”
滨江区住建局工程建设科工作人员在该公司11月初召开新闻发布会后,就找过“骑呗单车”有关工作人员,告知他们需要去滨江区城管局报备。对此,“骑呗单车”公司相关人员向记者确认了上述情况,并表示该公司“正在准备报备的资料”。
滨江区城管局政策法规科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要求,网约单车的停放不得侵占盲道,应遵守区域内单车停放的一般性规定,网约单车所有人及管理人应加强自律管理。”
各地积极探索管理方式
此前,成都当地媒体拍摄了一张照片,在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办大院内,整齐地停放着一排排共享单车。
11月24日,该办对辖区内的上百辆共享单车进行了清理搬离,理由是违反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非法占道等。然而在两天后,这批共享单车就被如数放回。
一“收”一“放”之间,共享单车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对此,成都官方回应称,倡导并支持市民选择包括自行车在内的绿色低碳出行方式,鼓励支持包括共享单车在内的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但对于共享单车带来的侵占盲道、机动车道等不规范停放问题,不会放任不管,城管、交管等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如何规范管理和有序运营。
在上海,针对共享单车集中投放引发的停放问题,交警的管理方案是要么罚款,要么扣车。此外,当地交警已连续约谈了几家共享单车公司,并与单车投放量大的地方“约法三章”,不仅要求用户知晓自行车需停放在非机动车划线范围内,还要求单车集中区域设有明显标志,且定期安排专人管理督导。如需增设单车停车位,必须向交警报备。
杭州滨江区城管局政策法规科有关负责人认为,共享单车属于新生事物,不宜直接下定论,“今后,会参考其他城市的经验,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