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人文世界·教育诗

艺术模仿
需精选范本

  传统戏剧文化进校园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这些经典的传统文化,真正嵌在孩子们脑中了吗?答案不尽如人意。

  去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不能再“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要“实施课程化管理”。需要我们关注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不应该只是简单恢复历史的形式和表现,而应该有一套系统、深入的教学范本。

  其实,戏剧和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人的模仿本能。亚里士多德在公认最早的戏剧理论著作《诗学》中指出,悲剧是一种行动的模仿。他还有个独到的教育理论:“人从孩提时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对于模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

  细细品味艺术的模仿和教育的模仿,不难发现,戏剧用演员在舞台上模仿人生给观众看,教育让学生模仿老师来求知识、学本领;二者都离不开对范本的模仿,都要精选典型的模仿范本,探索有效的模仿方法。历史上,各国的戏剧都承担了对人进行教育的使命——从历史到伦理到文学。在中国,戏剧的教育作用更突出,戏台上的人物故事是最方便的范本教材。

  在东市街小学,学校开发的婺剧系类课本已经让所有孩子都参与进来了。唱、说、读、写、画……在“巴掌大”的东市街小学校园里,热闹的婺剧不再是戏台上高不可攀、听不懂的老古董,而是一个个好玩的德育小故事,是一张张精美的剪贴画……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接受和喜爱婺剧。

  一位资深的婺剧专家曾说:“东市街小学的婺剧教学活动,不正是做了我们的工作吗?”一方面,学校把婺剧中传统文化、历史典故、做人道理等变成了一个个德育样本;另一方面,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形式也在为专业艺术剧团寻找接班人。

  在校园里,普及和传承该如何做?或许,我们可以从设计一套完整的范本教材中摸索出一条普及戏剧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长久发展之道。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教育诗 00019 艺术模仿
需精选范本
2016-11-04 浙江日报2016-11-0400006 2 2016年11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