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经济周刊·人物

多业并举 深耕实业 勇立潮头

徐冠巨:创业卅载,初心未改

  几天前,传化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传化股份发布公告,拟更名为传化智联。公司的经营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物流信息服务、物流信息软件开发与销售,公路港物流基地及其配套涉及投资、建设、开发等。

  更名,是为了能够更好诠释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也意味着企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时间节点,正是传化30年。

  30年前,徐冠巨25岁,为摆脱家庭贫困跟着父亲走上创业之路,风雨兼程,奋发前行。30年之后,传化从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为横跨一、二、三产业,业务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企业集团。

  从最早期的液体皂产品起家,发展成为功能化学品、农用化学品、新材料等业务集群,之后涉足物流、农业、科技城、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三十而立,走过30年的传化不断在转型中发展,更懂得自己需要什么,肩上的责任是什么。

  10月15日,传化集团新30年发展报告会上,徐冠巨说:“传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昨日成就让人振奋,今日挑战依然艰巨,转型升级还在路上。”

紧跟趋势转型求变

  传化30年,通过不断蜕变,实现转型升级。这是浙商顺应时代潮流,秉持务实精神、追求卓越品质的精彩缩影。

  1986年,一口缸,一个大铁锅,一辆自行车,2000块钱。

  关于液体皂的往事,徐冠巨一直津津乐道。每次忆及当年,他感慨自己逢上了改革开放的好年代。1986年,徐冠巨跟着父亲办起简陋的家庭作坊,用一辆自行车辗过宁新村的一条条小巷,开启了传化的创业创新之路。没想到,徐式“液体皂”做一缸卖一缸,货品供不应求,到了1992年,传化公司成为了浙江省的第一个有限责任公司。

  随着企业快速成长之后,徐冠巨一步跨出了化工行业。面对中国物流业“低、小、散”的问题,传化创造性运用平台思维,首创传化公路港模式。徐冠巨回忆说,在1997年,传化已经有个200多辆车的车队,但随着企业发展,车子依然还是不够用,他想让社会车辆来帮忙运输。“有一次让10多辆卡车给我们拉货,他们跟公司讨价还价,谈不拢价格,居然跑了。运输行业竟然这么牛,我开始关注这个行业,发现一边有货要拉出去,另一方面那么多车要做生意,因为没有平台、服务和信任,信息不匹配。”

  为他们建个平台,徐冠巨觉得这个想法可行,很快付诸行动。2000年,传化在萧山试水首个公路港;2008年,公路港模式在成都和苏州两个城市异地试水;2013年,传化公路港大规模向全国进发,先后与200多个城市进行对接交流。徐冠巨说,中国制造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在于供应链环节上,物流、配套服务都没有跟上去,中国商品成本中物流占比30%~40%,欧美只有10%~15%,要改变这种局面,就是要做好供应链保障。公路港正是他这个理念的实践载体。

  传化公路港模式,围绕着人(司机)、车、货服务,把原本散乱的物流公司引入其平台,发布货运信息,货车司机在这里寻找配货信息,还提供停车、住宿、餐饮、汽修保养等配套服务。通过这种全场景式的服务,司机从进入公路港,到完成配货,平均为6~9小时。这比之前的72小时,效率整整提高了约11倍。发展至今,传化物流公路港在全国80多个城市落地,整合服务了200万货车司机、30000多家物流企业和20万家货主企业。

  传化在物流的创新探索,最终提升到国家工程的战略高度在全国推广,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发文推广传化公路港物流经验;国务院发文助力交通物流融合发展,传化首创的“公路港”成为国家布局工程。

执着坚守实业创新

  30年的岁月变迁,30年的信守不渝。对于传化来说,不变的是对科技创新和实业的执着。

  科技,赋予企业生命。这样的感悟,徐冠巨说要从创业时说起。当年生产液体皂时,每次工序快完成时,都要拿出一包粉末倒入配料中,让液体皂变得黏稠,不然液体又清又稀就无法出售。为了免去受制于人,父亲徐传化用2000元买到了这包粉末的秘密,原来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勺食盐。之后,徐冠巨自学化工,走访多家印染洗涤厂,经过1000次实验,最终在1990年,发明了“901特效去油灵”。

  创新,永葆企业长青。“901特效去油灵”作为上世纪90年代的产品,为何至今依然是纺织印染行业的去污必备呢?徐冠巨说,答案是继续创新,不断迭代。因为创新,在农用化工、有机硅材料领域,传化集团研发出世界领先的循环生产、清洁生产技术水平。2007年,传化又在纺织化学品领域率先实现“染助一体化”工艺,成为行业龙头。

  从功能化学品领域的全球顶尖专家的定位,到“中国智能公路物流网络运营系统”的构建;从新农业旗舰平台的探索,到产城融合新型城市板块的打造……立足多元化产业逐渐形成的产业生态,三十而立的传化在不断创新中,从一家制造型企业走向平台型企业。

  “创新有时就如刷油漆,不断对底本一层一层地刷上油漆,每天在不断改变中发展,满足用户不断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在创新的问题上面,一刻不能停。”徐冠巨说,要实现转型升级,首先是克服路径依赖、习惯思维,其本质就是创新,从化工到物流、农业,再到科技城,一直如此。

  实业传化、产业传化,同样也是徐冠巨的坚守。

  传化起家化工,在制造业领域中创业创新;看到制造业的发展对物流服务的强大需求,投身到了物流领域之中;投入到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的事业,探索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的新路子……让外界诧异的是,传化的每一次大手笔的投资和转型,选择的行业都有着相似的特征:投资大、回报长,似乎让人看不懂。

  “2000年,如果投几十亿到房地产那不得了,但为什么我没有做?我最终选择是行业都是社会需要的,这是一个企业的责任。企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载体,不是赚钱的工具。正因如此,公路港刚投入使用时亏损,但我坚持了下来,这一干就是16年,农业也是如此。”徐冠巨说,传化的责任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些年来一直围绕着实业,或坚守实业,或服务实业,这是传化一直坚守的不变。

  这一切,终于赢得了回报。2015年,传化股份停牌半年之久,源于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传化物流作价200亿元,注入上市公司,受到了市场的认可。

万物智联放飞梦想

  给中国公路搭建一张智慧网,这是徐冠巨眼下最大的梦想。

  “航空、海港、铁路都有自己的系统网络,而我们的公路就一条路,城市没有服务公路的物流中心,没有指挥高效的调度监控信息化的系统,这些就是传化物流想做的。”徐冠巨说。

  “互联网+”,让徐冠巨看到了这个梦想变成现实成为可能。他认为,在消费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势头下,产业互联网的时代已悄然来临,互联网创业的根本还是在实业,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将为传化发展带来新机遇,而物流正是传化发展的突破点。

  十年磨一剑。传化的物流已经走过16年,需要一个实现腾飞的助力。在传化集团新30年发展报告会上,徐冠巨首次对外公布物流战略,并推出连接全行业生态资源、全业务场景、全网智慧协作,整合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完整兼容生态系统平台——传化网。

  传化网是一个虚实结合的立体网络,连接的是人、车、货、港,连接实体世界和数字世界。徐冠巨认为要从两个纬度去理解这张网:横向上,传化公路港、联盟物流园区、企业存储仓库等不同节点组成了一张实体联盟网络,同时,基于实体网络,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操作又形成一张数字信息网络;纵向上,实体网络又与生态伙伴的B2B平台、商贸专业市场、物流企业等系统构成另一张网络。

  三十而立的传化,为何要全力发展物流战略?徐冠巨的解释是,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制造大国,要成功实现转型升级,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还有很多课要补。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滞后,是制约转型升级,进而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制造业是经济的“脊梁”,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物流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

  “传化30年来一直在经营着制造业企业,同时前后连接着制造业企业,对生产制造的痛点有着切身的理解,并在发展物流的实践中,更加体会到物流水平与生产制造密不可分。”他说。

  传化股份更名为传化智联,“智”是智慧,“联”是互联,或许这就是徐冠巨对中国制造业转型给出的传化答案。


浙江日报 经济周刊·人物 00020 徐冠巨:创业卅载,初心未改 2016-10-19 浙江日报2016-10-1900018;1980728;浙江日报2016-10-1900028;浙江日报2016-10-1900042 2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