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时评

村去城来 美丽蝶变

  城中村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不能回避的一个大问题。而浙江,用自己的行动给全国苦于城中村改造的城市提供了一个“杭州方案”。

村去城来 美丽蝶变

蒋 妥

  自2013年全省深入开展“三改一拆”行动以来,通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违法建筑拆除大见成效,违建行为得到全面遏制,其中城中村改造对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促进作用更让人惊叹。

  说起城中村改造,杭州的馒头山区块不得不提。过往,这一带违法建筑严重“繁衍”,让在这里居住的老杭州人不得不直面一个现实,这已是主城区最破旧的社区之一。动不动积水、老旧房、棚户区……如今,半个世纪没有变化的馒头山迎来了有机更新,拆除违建、房屋整改、道路治理、高架沿线整治,整个馒头山地区旧貌换新颜,一座崭新的南宋风情小镇出现在大家眼前。

  杭州馒头山区块的整治蝶变只是整个浙江城中村改造的一个范本,宁波、温州、绍兴等都用“村去城来”告诉我们浙江“三改一拆”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众所周知,城中村犹如“牛皮癣”,一直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顽疾。城中村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不能回避的一个大问题,历史遗留下来的城中村,成为诸多城市角落中的一块“鸡肋”,或多或少的城中村改造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的有序发展。

  以杭州为例,城市形象毋庸置疑,但相较于东京等其他国际化大都市仍稍逊一筹。究其根源,城中村的存在导致城市框架难以拉开。可以这么说,城中村改造滞后几年,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就会滞后几年。甚至可以更武断地说,如果城中村改造不搞好,城市怎么建都不会漂亮,怎么管都不会形成亮点。而浙江,用自己的行动给全国苦于城中村改造的城市提供了一个“杭州方案”。

  结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全省中心工作,对整治范围内各类违建,应拆全拆,打通“断头路”和“断头河”,完善路网,打通河网水系,全面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在提升环境品质方面,清除墙体广告等视觉污染,统一设置空调架等外立面构架,合理配置景观绿化、园林小品等,自然生态优势与环境整治相结合,更生态、更美丽。

  在体现村域特色方面,充分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村落标志物,注重对历史文化碎片的整理和挖掘,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村域文化空间和载体,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城市传统文化依旧熠熠生辉。

  这一切让我们有理由期待至“十三五”末,杭州乃至整个浙江的大部分城中村都将华丽转身为“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都市新区”。城中村改造,改出一番新天地,改出国际化大浙江!


浙江日报 时评 00004 村去城来 美丽蝶变 2016-10-12 浙江日报2016-10-1200017;浙江日报2016-10-1200016 2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