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社会

慈溪农民成功研发葡萄新品种——

赵聪才的“四季葡萄梦”

  本报讯 (记者 陆遥 邹洪珊) “这些葡萄的每个品种,都是我精心培育出来的。”初秋,在慈溪市观海卫镇的慈香双季葡萄园,一位肤色黝黑的农民热情地介绍着自己的成果:闻起来有特殊香味的“黄秀”最受欢迎,只有普通葡萄个头三分之一的“蓝莓”俏丽可爱……这个拄着拐杖的农场主,一脸自豪。

  这位农民叫赵聪才,今年53岁。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残疾的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在60亩土地上建起70多个葡萄大棚,种出了南方罕见的双季葡萄,其中夏天的葡萄每公斤卖70元,到了冬天可以卖每公斤120元。

  所谓双季葡萄,就是一年两收,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错开葡萄成熟期,克服葡萄集中上市的销售难题。“这就是双季葡萄的特色,有夏芽和冬芽。”在红芭拉蒂葡萄藤上,葡萄已经挂果,藤上还有一个个突起的芽孢。一旁的技术员告诉记者,相较于露地葡萄每到冬天都要进入休眠,他们的葡萄是“不休息”的。

  “通过技术处理,把冬芽的休眠期去掉,让本应在第二年结果的冬芽在当年就能萌芽。”赵聪才解释,第一季葡萄在8月中旬采摘下架,第二季培育会持续三个半月,一直延续到年底。为保证品质,夏季每个大棚的产量控制在600公斤左右,冬季控制在500公斤左右。

  由于改变了本地单季葡萄的种植模式,而且浇灌的是有机肥,赵聪才的葡萄年年俏销。“生态环保,口感又好,我的葡萄售价是其他品种的10倍!”赵聪才得意地说,今年夏天他已卖了400箱。

  回顾一路创业,赵聪才不禁感慨。年轻时,他在不少工厂做过小工,后来还办起了玩具厂,但在6年前破产。赵聪才决定二次创业,那年他已经48岁了。“农业市场很大,只要做到人无我有,就有商机。”瞄准精品农业,赵聪才四处打听,专程跑去北京拜专家为师,学习种植双季葡萄。

  “双季葡萄难打理,你身体又有残疾,能行吗?”面对亲友的质疑,赵聪才咬牙坚持下来了。2011年,他借来100万元,买来30多个品种试种,从平整土地到播种发芽,对农业一窍不通的他一直虚心学习。因为身体残疾,他的步伐总比人慢,但他从不放弃。夏天是种植双季葡萄的关键,每天都要浇水。最热的几天,大棚里的气温高达48摄氏度,仍能看到赵聪才拄着拐杖在劳作,平均每天要待6个小时。

  目前,赵聪才的葡萄园共引进了23个品种,双季葡萄每年亩产2000公斤。2014年底,第一批双季葡萄试种成功,赵聪才拿到宁波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多项指标显示葡萄富含矿物质。从此,赵聪才的名气越来越大,但他并未满足,目前正在试种第三季葡萄。“关键是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以及施肥、浇水频率。”赵聪才说,第三季葡萄会在十一二月上市。

  “我的梦想,是让大棚里一年四季飘出葡萄香。”赵聪才告诉记者,他希望打造一个葡萄观光园,残疾人照样能在农田闯出新天地。


浙江日报 社会 00016 赵聪才的“四季葡萄梦” 2016-09-12 1904479 2 2016年09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