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执行院长王文——
浙江减贫经验
值得世界分享
本报记者 黄宏
过去的30多年,中国为世界贫困人口减少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浙江的表现令人注目。G20杭州峰会将至,这一话题更为人们所关注。浙江乃至中国的扶贫实践,可以为全球扶贫提供什么样的借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执行院长王文,是今年5月17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10位受邀发言的专家之一。日前,记者就扶贫这一话题,专访了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执行院长王文——
浙江减贫经验
值得世界分享
本报记者 黄 宏
成绩斐然——
消减贫困减少文盲
最近这几天,王文正在坦桑尼亚、肯尼亚调研,对比非洲和中国的发展现状,王文感慨很多:“30多年前,中国的发展状况还不如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但现在中国和肯尼亚已经完全是两种情况了。非洲人民最感兴趣的中国方案是如何提升贫困人口的自谋求生能力。”
王文说,对全球而言,中国的发展,最耀眼的一个成就是减少贫困人口。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已成功使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
他认为,在减少贫困人口的过程中,中国同时也减少了文盲率,这在全世界很少有人关注。“从这个角度来讲,为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实实在在地作出了贡献。”他说。
王文说,目前中国还在持续为全世界的减贫作贡献,其中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为实现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而努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有17个目标,169项具体目标,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到减贫。“联合国希望2030年之前,在全球范围内消除极端贫困。中国政府也提出到2020年农村7000万贫困人口脱贫、所有重点县全部减贫摘帽的目标。”
“实现减贫和可持续发展,是本次G20杭州峰会的一个重要议题。”王文认为,对世界的发展而言,减贫思路和做法是中国值得让其他国家借鉴的。
授人以渔——
浙江经验值得借鉴
“浙江是中国减贫情况最好的省份之一。”王文高度评价了浙江的扶贫工作,他说,浙江资源条件其实并不占优势,交通状况、地理条件也很一般,浙江人却敢为人先,在扶贫工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这是浙江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取得的成就。”他认为,浙江人的学习能力特别强,创新能力特别强,这是浙江向全世界能够打出去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也为解决贫困问题的中国方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例。
王文认为,浙江扶贫工作最大的一个优越性,是政府和市场之间“无缝对接”,政府和社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帮衬。“减贫,不只是给贫困人口资金,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培训,帮助贫困人口转变理念、提高技能等,真正实现‘授人以渔’。”他认为,这是浙江乃至全中国扶贫工作很重要的一个经验,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是世界减贫工作的先行者、主导者、示范者,为世界的减贫工作树立了一个标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方案参考。
“我在非洲调研时,有很多人问,中国到底在过去的30多年是怎么减贫的,中国发展经验如何,中国是怎样通过发展教育,提升贫困人口的技能,使其脱离贫困的。”王文说,“只有不断提升贫困人口自谋求生的能力,才能为脱离贫困提供可持续的动力。如果只是给他们一些钱,公益性地给他们一些优惠条件及物质条件的改善,只能短期改善其生活状况,并不能带来长期的改善。在这方面,中国方案可以为全世界提供减贫问题的解决之道。”